|
|
如是我言(卷一:修身第二)
|
热
|
|
如是我言(卷一:修身第二) |
[
作者:宿正伯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347 文章录入:恐美人之迟暮
] |
修身第二
36 心不静,智不足。
37 我们为什么迷茫?因为问题太多了。我们为什么不去想清 除?因为头绪太繁了。 在无限纷扰的乱象前,心若去苦思冥想,就易走火入魔,自 陷其足而不可拔。必得凝神屏息,方得看见端倪。 诸葛亮示儿曰:"君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心经》 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皆言心静 之功用也! 《菜根谭》说:"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 可见"静"乃是一种功夫。
38 流浪传奇是每个人儿时的梦想,长大后才知道一切看似简单 轻松的浪漫,都需要实力,都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磨砺。
39 云里来,风里去,渐壮志消磨,平添几分感慨;书间寻,诗 间觅,忽天地开阔,陡增一段精神。 在平凡的天地间,学习,可以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40 成大器者,必得经历一个思想的大肆贪食阶段,必得经历一 个行为的狂放不羁阶段;哪怕穿肠的毒药也一并吞了下去,哪怕 天大的权威也一并藐视了去。
41 佛语云:过江必用筏,到岸不须船。 我想,生活亦是船,历练亦是船,没有经历,怎有悟彻?
42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对的,但困苦予你的收获有多大, 则全然要视天禀而定。 有些人,吃一分苦头,就长一分智慧,承一份苦难,就增一 份毅力,然而也仅仅如此而已。遇到未曾吃过的新苦头,还是要 吃,躲不过;碰着未曾历练的新苦难,亦不能马上找出破解克服 之道,还是用从前那些不合时宜的经验应对新的问题。这些人多 循规蹈矩,刻板而固执,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却常常在人前矜夸 自己曾经的艰难困苦和得到的经验。每当看到这样的人,我总有 翻胃的感觉。 有些人,吃一分苦头,就长三分智慧,承一份苦难,就增十 分能力。这样的人,可称之为"孺子可教"。况且,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并不仅仅是成就你的智慧、毅力、能力,还当包括你 的心态、气度、处世之道。有实践就有思想,有遭遇就有灵感, 所以真正悟性颇高的人,不必一定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所 磨炼,留心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何处不 是历练的课堂,何时不能于自身的行为、境界有更深刻的反思? 所以我见到一些人出身贫寒,历尽艰辛,虽有成就,却不脱 委琐之态,另一些人虽生于富贵之家,锦衣玉食,生活闲适却不 失高雅之趣,并不完全符合"寒门出贵子,纨绔少伟男"的古训。 可见,人的成就终究能有多大,器量终究能有多宽,跟出身贫富 并无必然联系,也与艰难困苦无必然联系,倒是跟一个人的天禀 有直接关联。如此,则不必矜夸自己辉煌的经历或苦难的历程, 标榜自己出身之贫寒抑或富有,倒要看看你如今到底能有多大能 耐。
43 在北大,有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第一句,是在新生入学典礼时,叶朗教授讲的。大意是:做 人做学问,首要的不是技术层面的知识,而是一种器量,一种虚 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象。你们来自祖国各地,聪明程度 毋庸置疑,但仅有聪明是不够的,在北大的四年时光里,你们真 正要注意的是培育自己的器量,培育自己的格局,如此才不致浪 费你们的聪明才智。他举例说,当年北大一位教授,推开门来到 蔡元培校长办公室,虽然屋子并不明亮,虽然蔡先生身材很瘦小, 却在开门的刹那,立刻感受到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这就是我希 望你们能够真正去追求的。 这句话,让我兴奋,让我骄傲,让我的心性在自觉的实践中 得以越来越宽宏,也成为感受母校博大宽容气度的震耳钟声! 第二句话,是在毕业典礼时,许智宏校长讲的。大意是:你 们曾在这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你们离开校园,走向社 会后,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无论你将来是政坛精英,商 界名流,学术泰斗,还是一介布衣,母校都永远欢迎你!欢迎每 一位曾在这里孜孜以求的学子!在这里你永远可以得到最宽宏的 抚慰。 最让我感动的是许校长口中的"一介布衣",尽管我们离开 时踌躇满志,但前路是遥远而坎坷的,或者因洁身自好,或者因 厌倦红尘,或者因能力不够,或者是命运的捉弄,最终并非每个 人都会站在时代的巅峰,也非每个人都愿意站在时代的巅峰,此 时母校依然含笑伸出双手说:"你回来了,孩子。"这就足以让人 泪流满面了。正如齐秦的《外面的世界》中所唱:"当你觉得外 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当你觉得外面的 世界很无奈,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同时,这"一介布 衣",也看得出母校对我们的期许,她不要求我们必定有辉煌的 事业,却期盼我们有平和的心态,她对我们精神的期许,远胜于 她对我们成就的期许。这,就足够了。
44 在一个物质文明极端发达的年代,浮躁、喧哗、功利的气氛 充彻着周围。君子,成为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君子风范,成为 一种湮没的、不合适宜的传统精神。然而,国家是需要这种精神 的,民族是需要这种精神的,人类更是需要这种精神的!淡泊以 明志,宁静以致远,非如此,何以为宇宙立极?何以树大师风范? 何以做民族脊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繁华中取静,于闹市中独立,越是 浮华、不能自制的时代,越是需要有立言立德的君子风范、士人 精神! 皎皎然如清风朗月,洋洋乎似遗世独立,举止从容而不着骄 矜之色,淡泊名利而犹存济世之心,你可以说那是一种儒者风范, 你可以说那是一种道家风骨。与此等人相处,虽处一陋室,而如 坐山林之中,如见光风霁月,如闻鸟语泉鸣。思路不觉为之开阔, 心境不觉为之爽朗,正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返"!这方是为人的境界,这才是学者的本分! 这样的人,必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可以让你尽去功名之 念,而绝不让你顿失上进之心。行于所必行,止于所必止,关爱 而不纵溺,亲密而不失威严。如果我们民族、我们社会真正能培 育、光大、发扬这样一种旷达、浩然的精神,实国家之幸也,实 我辈之福也!
45 大凡世间圣哲,其最迷人亦最可宝贵者,乃是其光辉的人格 典范,如孔子之坚定执著,如耶酥之从容受难。后人往往不必看 其书,只听到他们的名字,就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自丹田上涌。 在古代中国,是有不少士人学子,甚至樵夫渔父,真心真意 去践行圣人之道的。在当今浮躁不安的社会里,要求人人皆安贫 乐道、有志于学、防微慎独是不太现实的。那么,我们怎样继承 人类这样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呢?我以为,只需做到自己的言行 不伤害他人就可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推己及人 的圣人之道啊! 我们无法保证自己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弘毅之 路,至少可以做到自己的行为不伤害他人、不强迫他人、不违背 他人意志,做到这一点,几近乎无恶矣!
46 子曰:"君子不器。" 一个人想要在世上立足,学一门技艺是必须的,但仅仅是为 掌握一门技艺而学习,则是万万不足取的。技艺只是谋生手段, 很狭隘;思想却是生命源泉,很广博。所以,有教授坚决厌恶学 生四年内一门心思钻研英语、计算机,一心一意只想着出国留学, 竟把多少人羡慕的一个最高学府当作跳板来糟踏。我则以为,只 要你立意高远,勤学技艺也无碍,总是将它看淡些就是了。
47 再大的舞台你也只能是一个具体的角色,再大的社会你也只 能拥有一个具体的岗位。 身为国家主席,主席就是你的岗位,中南海就是你的办公场 所,办公厅就是你的日常工作环境;身为教授,教书育人作学问 就是你的职业,学校就是你的主要活动空间,所在院系和周围同 事就是你必须面对的社会关系。任你有天大本事,也只能落足于 方寸之地。 所以,不要抱怨。做人,就免不了琐事,避不掉烦扰。俗世 无净土,愤世嫉俗时,吟咏一番陶渊明的诗,心胸自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8 细心体味工作,螺丝钉自有螺丝钉的喜悦。 看着自己所担负的一项具体工作,为一台机器的正常运转作 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看着自己的贡献,为许多人的工作提供了 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方便,纵使大家不知道是谁干的,甚或都不一 定能感觉到你的存在,螺丝钉也当是欣慰的!因为你自己感觉到 了存在与充实,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49 总结错误,引以为戒,更上一层楼,是修身处世的重要方法。 为求得心境的不断升华,为求得胸襟的不断开阔,为求得处 世的不断平和,为求得待人的不断宽容,阶段性的总结错误应成 为一项经常性的生活方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当新年来临的那一天, 我总会展开一个新的笔记本,拿起笔,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总 结一下一年来的得失,警惕一番日益疲惫的心灵,并鼓舞新一年 的斗志。如此,就彷佛卸下了一年的重负,又一次轻松踏上了征 程,而每一次新的开始都有对过去各种懒惰、错误的警戒作为崭 新的基石。这样,我自己都能感觉一年年在长大,在成熟,在自 信,在宽容。 所以,每一个白雪皑皑的圣诞、阳光灿烂的元旦,都成为了 一种甜蜜、温馨且充满希望的回忆。每次翻起朋友们贺卡中的激 励,都感动得想要落泪,我们好需要对自己、对别人这样的鼓劲 啊!
50 少年人不宜学《易》,这是我给一切对《易》有好奇心的青 少年朋友的一句忠告。 曾几何时,我偶尔在地摊上看到一本朱熹的《周易正义》, 出于对玄学的好奇将它买了下来,谁知它对我的影响竟如是之 深。 简单地讲,《易》是一本卜筮之书。而卜筮,是与人的主观 能动性有悖的,是与"人定胜天"的自信心冲突的。虽然,《易》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哲学思维,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光辉格调,但对于一个不能彻底领 悟其人文精神的少年人来说,就往往为卜筮的外衣迷了魂窍。结 果,不停的占卜,不停的犹豫,不停的抗争,使自己原本干脆利 落的性格变得越来越优柔寡断! 对于少年人而言,盲目与冲劲是弥足珍贵的资本,是令无数 成年人向往的精神,许多成功的起因就埋藏在当初的冲动中,失 去了盲目,也就枉称少年了! 《易》可以使人失去盲目,可以使人太早地失去撒欢儿的野 性,所以,少年人不宜学《易》。待我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不再 年轻,可我还是在对《易》已有较深理解的时刻,坚决斩断了卜 筮的愿望,宁可做得盲目一些!
51 要等到一切条件皆成熟时再去作为,就晚了,就不会有层层 递进了。所以,人需要不停奋斗,不断挣扎,而后会在回首的刹 那,发现自己收获已丰。 在大学时,曾经参加过十佳歌手大赛,曾经竞选过学生会主 席,曾经创办过社团,曾经带队进行过暑期社会实践,几乎不放 过任何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那样成 功,然而,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今天,自己的手心里竟实 实在在地攥着了那么多宝贵的东西。
52 当我一直准备记录自己的思想而却未曾加以落实时,我的思 想始终保持在当时的水平,而当我终于强迫自己写下一些文章以 总结当时想法后,体系与观念很快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新的飞 跃。由此我惊觉,只想而不整理,是会固步自封的,这也是我不 停拿起笔的一个重要原因。
|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