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易与气功
|
热
|
|
周易与气功 |
[
作者:` 转贴自:自创 点击数:4215 文章录入:云中子
] |
易学与气功
气功,古称炼丹、导引、吐纳等术,其核心是对人体进行以气为主的养练,形成体内能量的高度凝聚,即丹。 很多人认为气功学比周易学要早,认为八卦是有高深工夫或特异功能的人在气功状态下所为。但这只是一种假设,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证据并不倾向这种神异之言。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周易参同契》产生之前,易学与气功各自独立发展着。如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就是例证之一。 《周易参同契》的产生,是汉代魏伯阳利用易学思想来说明气功学(炼丹)的理论基础和知道方向。书中明确点名:“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为什么要用易学而不用其他(如五行)去说明气功学?这一原因是因为,《内经》的存在。 《内经》产生一直是个迷,但在汉代已风行天下。而《内经》的哲学基础恰恰是易学。《内经》的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七损八益、九宫八风等理论,完全脱胎于易学。比如,《内经》讲“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又如“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等等。因为《内经》是用易学对生命的运行进行了如此解说,为《周易参同契》利用它来讲解丹学建立了理论基础。 《周易参同契》为代表的道家气功认为:“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提出了两大要点: 其一,方位。 《周易参同契》说:“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道正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结体益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其二,取象。 《周易参同契》说:“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丞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仰以成泰,刚柔并隆。......”. 方位与取象就成为月体纳甲图的核心所在。在次基础上,将月相的消息盈虚化成丹法中的火候与采药,也就形成进火与退符的炼丹过程。由于《周易参同契》开此先例,使它成为万古丹经之宗。于是,中国气功也就形成了以易学为宗旨的理论体系。 以后,又有,《伍柳仙踪》、《周易阐真》、《性命圭旨》等气功学著作,都是利用易学为基础,去建立新的功法和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