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8398]

  • 电话号码预测[232749]

  • 黄大仙神签[175113]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9117]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1235]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644]

  • 姓名评分程序[88750]

  • 周公解梦全书[83078]

  • 姓名数字计算法[69227]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705]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691]

  • 人间审判大行动-【…[4935]

  • 无为而治 【…[5557]

  • 心灵的花园[6833]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7003]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370]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770]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541]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7174]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902]

  •  
      中医病因与发病论       
    中医病因与发病论
    [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贴    点击数:4122    文章录入:云中子


    6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
    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
    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
    发生疾病。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
    候的异常、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
    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
    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原因,如痰饮和瘀血等,既是脏腑气冉功能失调
    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能成为某此病变的致病因素。

    6.1 病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
    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
    致病特点,古代医家曾对病因作过一定的归类。如《内经》首次将其分为阴阳两类,《素问.
    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
    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
    说:“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
    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代陶弘景
    《肘后百一方.三因论》则分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又引伸《金匮要
    略》“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
    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赎折,症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
    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可
    以看出,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经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别病证,确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
    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
    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冶疗用药提供依
    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所以,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
    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6.1.1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 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
    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
    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当气
    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
    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冷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
    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
    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
    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l)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
    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
    或火邪为病等等。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
    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
    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
    六淫”之称。

    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索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
    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索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
    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
    正确的途径。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
    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
    和证候相类似,但其致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乃是机体内在的某些病理状态为区别于外感
    六淫,故又称其为“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等。有关这些内生的病
    理过程,将在“内生五邪"病机中予以介绍。

    6.】.l.l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
    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如《素问.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
    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
    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
    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
    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寒
    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
    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如风疹
    块就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多
    急,传变也较快。故《素问.风论》所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即概括了风邪为病的这一特性。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
    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
    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广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说:
    “风者,百病之长也."

    6.1.1-.2 寒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
    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
    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
    不足,失却温煦的病理反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
    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
    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
    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胜则
    阳病”。(《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
    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
    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
    见恶寒踌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
    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正如《素问.举痛
    论》所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乃是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之故。气血阻滞不能,不通则
    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正如《素问.痹论》所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
    此又说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奏理,经格、
    筋脉收缩而挛急。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
    缩蜷则脉细急,细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引之意.如寒邪
    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
    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
    不仁。

    6.I.1.3 暑 臂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
    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所
    以《素问.热论》又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口者为病暑."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
    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
    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
    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
    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素问.举痛论》说:“灵则腠理开,
    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
    气,……甚则瞀闷懊休,善暴死。"

    (3)暑多挟湿 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
    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
    倦,胸闷呕恶,大便塘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6.】.1.4 湿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
    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
    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
    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
    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湿邪卧吐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是说湿邪外袭肌表,则清
    阳不升、营卫不和,故头昏而沉如束布帛;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故可见肌肤
    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
    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
    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
    咋,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
    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
    明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
    眼,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所以,《索问.六元正纪大论》
    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附肿。”

    (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方
    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
    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
    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
    先受之.”

    6.1.1.5 燥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
    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
    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
    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证。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千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
    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
    干结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
    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
    及喘息胸痛等症。

    6.1.1.6 火(热)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
    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灸、
    肝火亢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属内生者则常由脏
    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素问.调经论》所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以及朱
    丹溪所说“气有余便是火”等,便是指的这一类病证。另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
    邪、或精神刺激,即所谓“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以化火,故又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之说。
    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l)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阳主躁动而向
    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
    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
    昏谵语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
    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津 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
    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壮火,即是指阳热亢盛的实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
    而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3)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
    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瘦,皆属于火。”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
    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
    过多、崩漏等病证。

    (4)火易致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灵
    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日痈。”《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心,主要即指心经火热而言。因此《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
    “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辨证,即以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有火邪扰心
    的神志不安,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迷等症。

    6.1.2 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正如《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卷十》

    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疠气之病邪
    有传染性,同时也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
    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疠气病邪
    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

    疠气致病,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
    痧、天花、霍乱、鼠疫等等。实际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Ⅰ)气候因素 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 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影响 如解放前统治者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传染病不断发生或流行。新中
    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制定了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消灭了鼠疫,天花等烈性
    传染病,其他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1.3 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
    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
    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
    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索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6.1.3.1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功能
    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
    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
    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
    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
    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6.1.3.2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
    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
    致种种病变的发生。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
    郁发,外形干肢体。”

    (l)直接伤及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
    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
    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
    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
    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凋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
    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
    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瘸瘕等证。
    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
    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党于上,使人薄
    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殆泄。”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
    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索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
    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故《灵枢.本
    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素问.举痛论》说:“悲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
    伤精,发生骨痉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
    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
    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
    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
    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
    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
    眼涡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吁睛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6.1.4饮食.劳逸

    饮食、劳动和休息,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劳逸
    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

    6.1.4.1 饮食不节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饮
    食失宜,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
    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l)饥饱失常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常均可发生疾病。过饥则摄岔不足,气血生
    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抵抗力
    降低,也易继发其他病证。反之,暴食暴饮,过饱,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
    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暖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病
    证。《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病证,小儿更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
    弱。食滞日久,可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口久还呵以酿成疳
    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可导致消化不
    良,而且还可影响气血流通,筋脉郁滞,出现痢疾或痔疮。《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
    食,筋脉横解,肠辟为痔”。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索
    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2)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
    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
    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
    现剧烈腹痛,吐泻等中毒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
    二十四》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误
    食毒物可导致机体中毒。

    (2)饮食偏嗜 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
    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饮食偏寒偏热:如多食生冷寒凉,可伤损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
    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囗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病症。

    饮食五味偏嗜:人体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索问.
    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
    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干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
    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
    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藏生成篇》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
    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焰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所以,饮食五味
    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更应注意饮食宜忌。饮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
    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

    6.1.4.2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
    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
    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的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
    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Ⅰ)过劳 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期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
    神疲消瘦。《素问.举痛论》所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
    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而
    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
    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
    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
    甚或阳痿等病症。

    (2)过度安逸 是指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
    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育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
    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汗出等,或继发它病。《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

    6.1.5 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
    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

    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滚热的油,或火等烧烫后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
    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烫伤,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
    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伤,创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
    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等,甚至死亡。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病。
    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
    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
    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
    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颊部位。发病初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
    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
    不等的水疱等,溃破后常易感染,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说:“严冬之月,触冒凤雪寒毒
    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瘃冻,锨赤疼肿,便成冻疮.”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螫伤等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
    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
    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
    烦躁,悍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6.1.6 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
    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
    之一。

    6.1.6.1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 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痴、痰核和停滞在脏腑
    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
    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
    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疹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
    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
    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动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
    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
    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
    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干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
    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
    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
    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
    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持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
    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
    分析,以进行判断。

    6.1.6.2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
    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
    致病因索。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蜷缩拘急,血液
    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
    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
    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癌积,以及产生“瘀血不
    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持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
    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
    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
    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
    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
    不散,则可形成微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津有块状。在(担
    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
    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6.2 发病原理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所谓
    “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
    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各种临末症状,便发生了疾病”。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
    气和邪气两个方面。

    6.2.1 邪正与发病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
    "正"。所渭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
    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6.2.1.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
    功能正常,正气旺盛产飞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州
    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
    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
    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虑。”《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烛伪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
    得,乃客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6.2.1.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
    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呵能起主
    导作用。如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伤、冻伤、毒蛇咬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
    伤害。又如疫疠之邪,《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
    似’’,这说明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所以《内经》又提出要“避其毒气”,
    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播散。

    6.2.1.3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邪斗争,是指正气与病邪的斗争‘这
    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正能胜邪则不发病 邪气侵袭入体时,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
    难干侵人,或侵人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不产生病理反映,即不发病。"如自然界中经常存在
    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此捏卩是正能胜邪的结果.

    邪胜正负则发病 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面使脏
    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逆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病以后,由于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性质的不同和感邪的轻重,以及所在部位的浅深、
    从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

    疾病与正气强弱的关系:正气强,邪正斗争剧烈,多表现为实证;正气虚弱.抗邪无力
    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错杂证。

    疾病与感邪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感受阳邪,易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出现实热证;感受
    阴邪,易导致阴偏盛而伤阳的寒实证或寒湿证。

    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疾病的轻重,除体质因素外
    决定于感邪的轻重,一般来说,邪轻则病轻,邪重则病重。

    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病邪侵犯人体,有在筋骨经脉者,有在脏腑者,病位不同,
    病证各异。《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中大也,洒渐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
    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
    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
    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灵枢.五
    邪》又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
    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
    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说明病邪所中部位
    不同,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一样。

    6.2.2 内外环境与发病

    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外环境,主要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
    变化、地理特点、环境卫生等等。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本身的正气。正气强弱则与体质和
    精神状态有关。

    6.2.2.1 外环境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中
    逐渐适应了自然。但是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或工作、生活环境受污染,周围环境卫生差,又
    可使人致病。

    气候因素:如六淫和疫疠致病,均与气候因素有关。存天气候多风,常发生风温病证;夏
    天,特别是暑天,气候炎热,则常发生热病和中暑;秋天天气敛肃,气候干燥,则常发生燥病;
    冬天气候严寒,则易于外感寒邪为病。同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与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
    系。特别是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更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
    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流行于冬存季节;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等,因为那时的气候条件更适合于这些疾病的致病细菌
    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常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东南地区,
    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吃鱼而嗜咸,病多痈疡;西北高原地区,气候燥寒,经常
    处在风寒冰冽之中,吃的是肉食酥酪和牛羊乳汁,体质肥壮,卫外固密,则外邪不易侵犯而多
    发内伤病(参见《素问.异法方宣论》)。此外有些地区因缺乏某些物质,而有地方病之发生,
    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多见干远离海岸的地区,最常见的原因是缺碘。

    生活、工作环境:如工业废气、废物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物,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
    触到有害物质,则可以使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粉尘过多,也能影响人体正常生理,
    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还有,当前农药的广泛使用,亦可使有些食物污染,从而不利于人体的
    健康。此外,有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有的疾病
    通过消化道传染,如痢疾、肝炎等。而蚊、蝇则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所以周围环境卫生差,蚊
    蝇孳生,空气、水源或食物等受到污染,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外环境还存在着其他某些致病因素,如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等。而劳累过度、久视、
    久坐、久立、久行也能使人致病,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
    伤骨,久行伤筋."

    6.2.2.2 内环境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或相
    对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故对于外邪也有不同的易感性。《灵枢.五
    变》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鹿(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

    (l)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体质壮实,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
    充足;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也减弱。

    体质与先天禀赋、饮食调养,身体锻炼有关。《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
    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古人巳经认识到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可以形成个体
    差异。一般来说,禀赋充实的,体质多壮实;禀赋不足的,体质多较虚弱。但还要结合后天饮
    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足,
    缺少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的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
    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某些物质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质增强。体
    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使气血畅通,体质增强。而过度安逸,则可使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
    退,从而使体质虚弱。

    (2)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
    则气体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若情志不畅,精神抑,则可使气机逆乱,
    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恶怨上安定清
    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
    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正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体质和精神状态影响着正气的强创 体叹壮实,情
    志舒畅,则正气充足,抗病力强,邪气难于入侵,即使受邪,病邪易被扶除.也难于发展.若体
    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病机说

  • 下一篇文章: 华夏十大名医简介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