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750]

  • 电话号码预测[232416]

  • 黄大仙神签[174758]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432]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755]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33]

  • 姓名评分程序[88387]

  • 周公解梦全书[82648]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795]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132]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58]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33]

  • 无为而治 【…[5275]

  • 心灵的花园[6392]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666]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093]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25]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58]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51]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27]

  •  
      中医病机说       
    中医病机说
    [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贴    点击数:4147    文章录入:云中子

    中医病机说
    7 病 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
    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
    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使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
    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
    万化,各个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总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气血失常、经络和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7.1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
    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
    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
    衰变化的过程。

    7.1.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正邪双方在其
    斗争的过程中,在力量对比上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
    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
    了病症的虚实变化。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
    为矛盾主要主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
    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
    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
    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
    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
    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
    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
    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即谓之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
    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
    面容惟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
    疾病中,往往又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映。这是由于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
    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的凝结阻滞。以上种种因素,均足以导致疾病的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转化,同时也足以导
    致疾病的正虚邪实、正衰邪恋等虚实央杂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而,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央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
    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和实的病机变化,而应以能动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和实
    的病机。

    病机的或实或虚,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必须指出,临床上的征象,仅仅是
    疾病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即是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呵以反映病机的虚或实;在特
    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
    的许多假象,这些假象是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的,因而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
    文有赢状”的真实假虚。真实假虚中假象的出现,常常是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
    外达所致;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常常是由于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尤力所致,因此.分析
    病机的虚或实,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7.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哀,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般情
    况下,由于正气不虚,具有抗御病邪的能力,能逐渐战胜病邪,而便疾病得到好转或全愈.但
    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正气抗御病邪的能力低下,或正气未能来复,邪气日益滋长,而使疾
    病日趋恶化,甚则导致死亡的不良结局。因此,疾病的转归,实质上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
    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全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敛死亡

    7.1.2.1 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好转祁全愈方
    面转归的一种结局,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这是由于:或因患的正气比较
    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治疗,则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进而促使
    病邪对机体的作用消失或终止,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
    气、血、津液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恢复,机体的阴阳两于方面在新的枉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
    对平衡,疾病即告全愈。例如,由六淫所致的外感疾病,邪气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若机体
    正气不虚,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不仅能延缓病情的进-进发展,使病变局限在肌表或经
    络,而且可在机体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下,驱邪外出,一经发汗解表,则邪去而营卫和调,疾
    病全愈。

    7.1.2.2 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的恶化甚至死亡
    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这是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的炽盛,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
    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病作用及其进一步的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目趋严重,
    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气血、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阴
    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正而死亡。例如,在外感热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症
    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此外,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相持或正
    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情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
    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7.2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
    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敛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
    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
    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
    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
    展的内在根据。
    阴与阳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是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因而,在中医学的病机理论中,阴阳的消长失去协调平衡,是对人体各
    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甚为复杂,但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的偏胜、阴阳的偏衰、阴阳的
    互损、阴阳的格拒,以及阴阳的亡失等几方面。兹分述如下:

    7.2.1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邪侵入人体,必从其类.即阳邪侵入
    人体,可形成阳偏胜;明邪侵入人体,形成阴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
    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必然会制阴,而导致阴偏衰;阴
    偏胜也必然会制阳,而导致阳偏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
    则阳病’’,这是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7.2.1.I 阳偏胜 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
    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持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
    证。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
    志内伤,五志过极面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
    红、目赤等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索问.调经论》说的"阳盛则外热."实际上是指外邪
    客于体表,则卫外之阳气充盛于肌表与邪气抗争,从而引起“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
    泄越”的发热症状。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但从病机上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和绝对虚两类。邪客
    于阳而致阳盛,此时由干阴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
    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亏,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
    证。

    7.2.1.2 阴偏胜 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
    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
    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末虚的实寒证。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
    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胜,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胜则寒”。如形寒、肢冷、舌
    淡等,即是阴偏胜的具体表现。《素问.调经论》在论述''阴盛生内寒”时说:"寒气积于胸中而
    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说明了阴寒内
    盛的主要病机。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从病机理论来说,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
    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
    际上在阴偏胜时,多问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
    损伤。

    7.2.2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
    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
    功能的减退和失调。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均可区
    分为阴、阳两类属性。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
    化的关系,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阴或阳的某一方面物质减少或
    功能减退时,必然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
    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现象。

    7.2.2.1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
    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
    寒证。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
    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
    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
    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
    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光白、畏
    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
    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
    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7.2.2.2 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
    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
    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
    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其中尤以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
    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
    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
    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
    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7.2.3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
    阳两虚的病机。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
    阴虚,称为阳损及阴。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因此,无论阴
    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
    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7.2.3.1 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
    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
    临床上常见的肝阳上亢一证,其病机主要为水不涵木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亦可进一步
    损耗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咣白,脉沉弱等阳虚症状,转化为阴损及
    阳的阴阳两虚证。

    7.2.3.2 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
    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
    临床上常见的水肿--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
    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阴无阳生而日益亏耗,面见日益消瘦,烦躁升
    火,甚则瘦疯等阴虚症状,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7.2.4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
    明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
    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
    现象。

    7.2.4.1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迫阳气浮越于
    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
    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之证。

    7.2.4.2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
    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
    在临床上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之证。如《医宗金鉴.伤寒
    心法要诀》说:"阳气太盛,不得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日阳
    盛格阴也。”

    7.2.5 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
    垂危的一种病埋状态。

    7.2.5.1 亡阳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
    对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
    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故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
    业证候。

    7.2.5.2 亡阴 亡阴,是指由干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
    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般地说,亡阴都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
    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
    也."故亡阴时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的危重证候。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
    恨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渴。故亡阴可以迅速导
    致亡阳,亡阳也可继面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问所存在着的相互制约、相互消
    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因此,
    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阴阳
    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
    化的。

    7.3 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概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
    失常等病理变化。

    人体的气和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牲础. 如
    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面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素向.调经论》
    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但是,气和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
    变,不但可引起本脏腑的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气或血的病理变
    化.所以,气血失常的病机,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支机理
    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7.3.1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面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
    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
    变化。

    7.3.1.1 气虚 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女退,抗病能为下降的病理
    状态。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
    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而致.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尤力,眩晕.自汗,易
    感冒等,都是气虚的具体表现。

    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面在气虚的悄况下,必然会影响及血和津液,导致
    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无故流失,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7.3.1.2 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
    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对基本过程,
    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
    入运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心肾的阴阳相
    交,水火既济(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以及肝主升和肺主降等等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都
    是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正常的具体体现:"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
    等各方面功能的协调平衡。若气机失调,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
    多种病变。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
    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和气脱(气
    不内守而外脱)等。兹分述如下:

    (I)气滞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J疥血等阻滞,彩
    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
    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则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由于
    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滞不仅能见肺'(雍
    滞、肝郁气滞,或脾胃气滞,而且,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的障碍也能形成气滞。
    (2)气逆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
    良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气逆最常见干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大肃降,肺
    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暖气、呃逆。在肝,则
    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
    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雍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
    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这都是因虚而气逆的病机。

    (3)气陷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持征的--种病理状态。机
    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
    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
    化于脾,脾主升,而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
    为中气(即脾胃之气的合称)下陷,还可伴见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
    微,脉弱无力等症。

    (4)气闭和气脱 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
    厥、脱等重证。

    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
    理状态。;例如,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闭厥,突然精神创伤所致
    的昏顾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受阻而致气闭。

    气脱,多由干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
    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
    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7.3.2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等耗损血液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
    弱而致血虚;由于血热而导致血行加速;血的循行迟缓而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兹分述如
    下:

    7.3.3.1 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
    血不及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
    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
    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
    晕,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
    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7.3.2.2 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教血行受
    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
    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
    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所以血瘀而阻滞在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痰
    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瘫。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
    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征象。

    血瘀反过来又可加剧气机的阻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

    7.3.2.3 血热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邪热入血所
    改,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就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
    又可煎熬血和津液。所以,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为其特征。

    7.3.3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阴阳
    阳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
    需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
    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而统摄功能减
    玛,则血必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滞则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
    k上吐衄,下为便血、崩漏。同样,在血的虚衰和血的运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
    擅,则气亦随之而衰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临床上气血
    相互为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儿
    泞面:

    7.3.3.1 气滞血瘀 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
    雨形成气滞血瘀,也可由于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在一般情况下,肝
    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
    瞥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多先发生血瘀而后
    芋致气滞。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焙瘕等病症。

    7.3.3.2 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
    空,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其
    扫,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逸,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7.3.3.3 气随血脱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
    人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
    斤致。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7.3.3.4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
    无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
    吐两虚。在临床上,可同时见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
    几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症。

    7.3.3.5 气血不荣经脉 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八以致气血相互
    桓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
    辜常的病理状态。如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
    亭,都是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4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的代谢,实质上即是津液的不断生成、不断输布和不断排泄的过程。津液的正常代
    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的正常输布、生成和排泄之间相对恒定的基本条件。津液的代谢失常,
    也就是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耗散
    韧排泄过多,以致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
    形成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

    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
    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简要地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
    的气化功能。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津液的升降出人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气的气化功能
    健旺,津液才能正常地生成、输布和排泄。所以,气的运动和气化功能,实际上调节着全身的
    津液代谢。:从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来说:津液的生成,离不开脾胃的运化;津液的输布的排
    泄,离不开脾的散精、肺的宣发和肃降、肝的疏泄、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以及三焦的通调。
    这些脏腑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津液代谢的调节机制,维持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
    泄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或是肺、脾`肾
    等有关脏腑和有关生理功能中,任何一脏或任何一种生理功能的异常,均能导致津液的代谢
    失常,形成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津液在体内的滞留,从而内生水湿或痰饮。兹分述于后:
    7.4.1 津液不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其濡润滋
    养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千燥失润的病理状态。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或发热、多汗、吐
    泻、多尿、失血,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引起津液耗伤所致。

    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
    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则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则达于皮毛
    和孔窍,易于耗散,也易于补充。如炎夏而多汗,或因高热而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常见
    口、鼻`皮肤干燥;大吐`大泻`多尿时所出现的目陷、螺瘪,甚则转筋等,均属于伤津为主的临
    床衷现。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是以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滑,利关节为主,一般
    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亦不易迅速补充。如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所见到的舌光红无苔或少
    苔,唇舌千燥而不引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甚则肉润,手足震颤蠕动等,均属于阴液枯
    涧以及动风的临床表现。

    但须指出,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津和液本为一体,二者
    之间在生理上互生互用,在病理上也互有影响,一般说来,伤津时并不一定兼有伤阴脱液;
    而在脱液时,则必兼有伤津。故说津伤乃伤阴脱液之渐;液脱乃津液干涸之甚。

    7.4.2 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功能障碍,虽然各有
    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
    原因。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
    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涉
    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各个方面。
    如:肺失宣散和肃降,则痰壅于肺;脾失健运,运化水湿和散精功能减退,则津液环流迟缓,而
    生湿酿痰;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而致津液停留,为痰为水;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
    影响着津液的环流,而且也影响着津液的排泄。津液的输布障碍,虽然有上述多种成因,但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上下溢
    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主要是肾的蒸腾气
    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潴留,发为水肿,但是肾的蒸腾气化则起着
    主宰排泄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肺失宣发,腠理闭塞,汗液排泄障碍的情况下,津液经过代谢
    后的废液,仍可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则腠理闭,气湿
    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反之,如果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障碍,则必致水湿泛滥而为水肿。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
    聚水而从其类也。"

    应当指出,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二者虽然有别,但亦常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其
    结果导致内生水湿,酿痰成饮,引起多种病变。

    7.4.3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如上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人,而气之循行亦
    以津液为载体,通达上下内外遍布于全身。同时津液的充足,亦是保持血脉充盈`运行通畅
    的条件。因此,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
    与气血失其协调的关系,则可出现如下几种病理变化:

    7.4.3.1 津停气阻 津停气阻,主要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潴留导致气机阻滞的
    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漱,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
    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阻滞,表现为肢体沉重胀痛
    等临床表现。

    7.4.3.2 气随液脱 气随液脱,主要指津液丢失太过,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
    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伤寒
    论.阳明病篇》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此即汗出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的
    病理变化。又如《景岳全书.泄泻》说:“若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金匮要略
    心典.痰饮篇》亦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此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亦可使正
    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

    7.4.3.3 津枯血燥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
    的病理状态。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
    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因失血脱液,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会导致津枯血燥,.表现为心烦、
    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临床表
    现。

    7.4.3.4 津亏血瘀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邯滞不畅的病理状态。多由
    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所致。津液大量亏耗,则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
    从而可发生血瘀之病变。在原有津液不足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
    疹显露等临床表现。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三》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
    竭,则血行愈滞。"此即说明了热灼津亏导致血瘀的病理过程。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
    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
    “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等,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
    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7.5.1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是“内风”。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凡
    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
    哩反映,即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
    泫,皆属于肝。”即指明了这些临床表现,不仅与风邪为病同类,而且亦指出了与肝相关。

    风气内动,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
    阳气之变动尸体内阳气之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等。

    7.5.1.1 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
    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替,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便亢
    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润,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囗呙斜,或为半身
    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7.5.1.2 热极生风 热圾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
    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其筋脉失其濡养,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出现痉厥、抽搐、
    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临床衷现,并伴有高热、神昏、诡语等症。

    7.5.1.3 阴虚风动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
    亏所致。主要病机是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此属虚风内动。临
    床可见筋挛肉润,手足蠕动。阴虚风动在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是有
    区别的。

    7.5.1.4 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
    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
    不伸。

    此外,尚有血燥生风,此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
    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其病机是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
    和调,于是血燥动而生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

    7.5.2 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
    弥漫的病理状态。其病机有如下几方面:

    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从而表现为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或血脉收缩、血行
    减慢等“收引”症状。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素问.举痛论》说;
    “寒则气收”,这主要与脾肾阳虚不足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
    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
    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阳气虚衰,则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
    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叫笛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此多由阳气不
    足,蒸化无权,津液不能化气所致。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证,即“内寒”与"外寒”之间,
    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其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外寒”的临床特点则主要是以寒为主,或许亦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但仍以寒为主。两者
    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
    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7.5.3 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动化水谷和水湿)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
    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产生,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
    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于是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
    为饮,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
    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脾阳虚津液不化面形成的病理
    产物,且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水液,肾阳为诸阳之本,故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之
    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因之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
    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

    湿性重浊粘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个各异.如湿邪
    留滞经脉之间,则症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属伸不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
    项强,皆属于湿。”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川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目甜,舌
    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
    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
    位,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因此脾虚湿困常是必见之证。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荆,但三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
    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则滋生内湿。故临床所见,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亦每易外感湿
    邪而发病。

    7.5.4 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央其濡润,面出现
    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以
    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
    腠理孔窍,从而燥热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燥胜则干。"

    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变可发生于
    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病变,临床多见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证,如:肌
    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
    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何咳无痰,甚则咯血;以卧燥为
    主时,则胃阴虚,可伴见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兼见使秘等症。敌刘河间《素问.玄机原
    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7.5.5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
    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
    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但是,火热内生却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
    有如下几方面:

    阳气过盛化火: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本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之作用,中医
    学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
    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
    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
    痰、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也是由于这些因
    素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
    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抑郁
    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
    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所见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
    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升火颧红等,均为虚火上炎所
    致。

    此外,还有脏腑之火,多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详见于脏腑病机,本节从略。

    7.6经络病机

    经络,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
    体表里上下内外,调节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等作用。经络病机,即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
    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
    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等方面。

    7.6.1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
    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
    能减退而发病。正如《灵枢·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所说:“气盛则身以前皆
    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说:“足
    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此即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或虚或实所引起的病
    变。因此,经络的气血盛衰,可直接影响着与其相络属脏腑的气血盛衰。

    7.6·2 经络的气血逆乱

    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
    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
    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如《素问·厥论》说:“巨
    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锏仆。”厥,即经气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由
    于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人络脑,故足太阳经的经气逆乱,则气血循经上涌
    而致头重肿胀。足太阳经其下行之脉合胴中,贯踹内,其经气逆上则下虚,故足不能行走,甚
    则发为眩晕跌仆,昏不知人。

    经络的气血逆乱,又可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如《灵枢·经脉》在论述
    足太阴之别的功能逆乱时说:“厥气上逆则霍乱”,即是说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以导致脾
    胃功能的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下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淆,发为霍乱吐泻.
    另外,经气的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气火上逆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实
    质上也与经气上逆有关,如肝火犯肺所致的咯血,实际上即是通过肝经的火热引发经气逆
    乱,上犯于肺所致。阳明热盛时的鼻衄,也是阳明经的经气逆乱所致。

    7.6·3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
    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
    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
    块等的主要原因。

    此外,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又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成因。故《难
    经·二十二难》说:“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
    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这就是说,在经络病变中,最早出现的是
    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然后才会导致血瘀等病变。

    7.6·4 经络的气血衰竭

    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
    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
    有特点。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痪疚,其色白,绝汗乃出,出
    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日寰绝系,绝系-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
    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
    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阳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画赤,不逆则上下
    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此-十二经之所败也。”由于十二经脉之经气是相互衔接的,所以,一经气绝,卜二经之气亦随
    之而绝。临床上通过观察经络气血衰竭的表现,即可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

    7·7 脏腑病机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理、
    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
    的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病机,在病机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
    论依据。

    脏腑失调的病机学说,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以
    及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脏腑疾病传变的“顺”或“逆”。张仲景以此理论为依
    据,具体应用于防治脏腑疾病的传变,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
    脾”的论点,为脏腑失调的病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
    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前者在第二章藏象学说中已有所论
    及,故不复赘;后者,则是本节论述的主要内容。

    7·7·1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
    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
    "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
    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则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说来,
    脏腑的阴阳,代表着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是上升或发散还是下降或
    闭藏。脏腑的气血,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不仅具有推动和温煦各脏生理活动
    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固摄作用。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又均
    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又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说,
    各脏的阴阳失调和气血之失调,并不完全相同,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还须指出,由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各有其特点,故在发生阴阳或气血失调的病变时,各脏
    亦不尽相同,而各有所侧重。兹将各脏阴阳、气血失调的主要病机,阐述如下:

    7.7.1.1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在脏腑中是--个重要的内脏,有“君主之官”之称。心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
    的任何病变,均可见心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改变等病理表现,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均
    是心之阴或阳、气或血的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气血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l)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脏的阳气偏盛和心脏的阳气
    偏衰两方面。分述如下:

    心的阳气偏盛 心脏的阳气偏盛,即是心火。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多为实;由于
    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
    致者,亦多属实。但心的虚火和实火之间,常可转化,实火可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虚火
    亦挟杂痰热、邪热。虚火和实火的成因虽然有所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各异,但对于心主神志
    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还是比较近似的。

    心脏的阳气亢盛(绝对的或相对的)对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而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
    而难以抑制,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乱等病理表现。

    血热而脉流薄疾:阳盛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
    乱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症;甚则可以导致血热
    妄行,而见各种出血等病理表现。

    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出现口舌糜烂,舌尖碎痛,口
    鼻干燥等病理表现。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下移,即是沿经脉而下移至小肠,可见小便黄
    赤、灼热疼痛等病理表现。

    心的阳气偏衰 心脏的阳气偏衰,即是心脏的气虚和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
    逐步发展而成。常见者如宗气不足,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减退;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脾虚
    气弱,痰浊内生,郁阻心脉,以及血瘀气滞等,均能累及于心,而致心脏的阳气偏衰。心脏的
    阳气虚损,还可在某些急性病的危重阶段出现,多因邪气炽盛,正不敌邪,阳气暴脱所致。

    心脏阳气虚衰,有心气虚和心阳虚之分,但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常合并阐述。其对
    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

    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夫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八以致精神、意以和思维
    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
    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之阳气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寒从中生,血
    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遏心脉,形成心血瘀阻病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吐白或晦
    滞青紫,心悸怔忡,胸囗憋闷、刺痛,自汗,甚则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数、
    或结代等。

    此外,心脏阳气虚衰亦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如心脏阳气虚,可由肺气不足所致;而
    心脏的阳气虚损,亦能影响肺气而使呼吸失常,故在心脏阳气不足时,则常同时伴有咳逆上
    气,甚则端坐呼吸而不得平卧等症,这是由十宗气不足,司呼吸功能减退或失凋所敛。肾阳
    是心阳之本,心肾阳虚常能互相影响而同时并见,故在肾阳虚水泛凌心时,可导致心阳虚;而
    心阳虚时亦能损及肾阳,从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症。

    (2)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和心血瘀阻
    等方面。分述如下:

    心阴不足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
    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心阴虚则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
    生,而见五心烦热;由于阴的宁静作用不能收敛阳气的浮动,影响心主神志,可见神志不宁
    或虚烦不得眠。影响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见脉细数,舌质红。营阴不能内守,津随阳泄,
    则见盗汗等病理表现。

    心血亏损 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心
    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
    难以集中专一,甚则神思恍惚;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人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血
    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
    理表现。

    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阻,是指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的病变。。阳气不足,
    血脉寒滞,可导致心血瘀阻;痰浊凝聚,血脉郁阻不畅,亦可导致心血瘀阻;劳倦感寒或情志
    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瘀血痹阻于心
    脉,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胸憋闷、疼痛等。若心脉为瘀血所阻,气血凝滞而不通,则可见
    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等。

    【附】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病常见症状有:心泽怔忡、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喜笑不休、谵语发狂或瘀呆,友晴淡漠、昏迷心前区
    憋闷疼痛、面色爪甲紫暗,或而色苍白无华、脉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大无力、或迟涩等。其发生机
    理分析如下:

    心季、怔仲:为自觉明显地心跳及恐慌感。多因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心动不安;或因心
    气心阳虚损,血液运行无力,勉力搏动;或因痰瘀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夫常所致。

    心烦:九患者自觉心中烦躁之感。多由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动,心神不安.躁扰不
    宁所致。

    失眠、多梦:为不能入睡,或入睡后梦幻纷纭。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儿、神不能内舍所致。有虚实之
    不同,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而不
    收。

    健忘:为记忆力衰退。多曲心的气血虚亏,或脾气不足,肾精不充,心神失养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此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陷心包,神识昏乱所致。

    痴呆:即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多由痰浊蒙蔽心包,心神内伏不得外扬所致。

    昏迷:即神识不清,不省人事。由于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痰浊蒙蔽心包所
    致。气机逆乱至极,气火上逆所致的气厥,因心神被暂时阻遏也可出现昏迷。

    心前区憋闷疼痛:胸阳不振,气机郁滞,或为血瘀痹阻心之脉络,气血运行不利,甚则不通所致。

    面唇爪甲紫暗:心阳虚损.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面色苍白无华:因心的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所致。

    脉象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大无力、或迟涩:多属于心主血脉功能障碍在脉象形态上的反映。
    心的阳气虚损,脉气来去不匀,血液运行节律失调,故脉见结、代;心阴心血不足,阴不敛阳,心阳偏亢,血行
    加速,则两脉虚细而数;阴寒内聚,心的阳气虚衰,阳不配阴,阴盛拒阳于外,虚阳外浮.心气扰动不安,故脉
    象散大数疾;心血虚亏,血脉充盈不足而空虚,则可见脉虚大无力;瘀血痹阻,脉道不通,血行滞涩不畅,或心
    阳虚损,寒滞心脉,则血行受碍,脉见迟或涩。

    7.7.1.2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
    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因此,肺的阴阳、气血失调,均可
    出现呼吸的异常、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障碍等病理表现,同时亦可影响及心主血脉的生理
    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调。

    但是,肺在病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的
    阳气不足,即指肺气虚,而不再单论肺阳虚。肺具有朝百脉之功能,百脉之血,均朝会于肺,
    故肺之血虚极为罕见,多论及肺阴不足,而少涉及于血。所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侧
    重于肺气和肺阴失调两个方面。兹分述于后:

    (l)肺气的失阔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又调节着全身的气
    机和水液代谢,因此,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及肺气虚损两方面。

    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
    别,但常互为影晌。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
    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等因素所形成。

    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
    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
    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
    症。

    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
    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
    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
    足。

    肺气虚损 肺气虚损,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
    损肺气所致。肺气不足,则呼吸机能减退,体内外气体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
    影响津液的输布代谢,则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或肺气虚损可导致卫阳虚弱,腠理疏松
    而不固,卫外功能减退,而致表虚自汗。

    (2)肺阴的失调 肺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
    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
    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
    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附】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肺病的常见症状有:咳嗽、气短、哮、喘、胸闷疼痛、咯痰、声哑失音、咳血、痰中带血、自汗等。其病机分
    析如下:

    咳嗽:为肺功能失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于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气短:为自觉呼吸不足,稍事*劳则感困难。多由肺气不足,呼吸功能有所衰减,少气不足以息所致。

    哮:为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由于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系气道鸣息不畅所致。

    喘:即喘促,为呼吸短促而难。主要是肺的气机壅滞,或肾不纳气,以致呼吸短浅所致。

    胸闷疼痛:多由肺气郁阻,或肺虚宣发无力所致。气滞或瘀血,常阻滞肺络,而发作胸闷疼痛。

    咯痰:肺气宣肃失职,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因脾虚生湿,痰浊内聚上泛所致。

    声哑失音: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声道不利而致声哑失音者,称之为“金实不鸣”;由肺虚阴津不足,声
    道失其滋润而致声哑失音者,则称之为“金破不鸣。”

    咳血、痰中带血:多由于肺内蕴热,痰热化火,或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

    自汗:动则汗出,谓之自汗。由肺气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所致。

    7.7.l.3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角,主统血。脾的运
    化功能,是以脾的阳气为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也主要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末于升清
    失于运化所致。而脾的阴血不足,对于运化功能的影响,则远逊于脾的阳气。此即是脾阴阳
    失调病机的特点。脾的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因此本节主要阐述
    脾之阳气失调。

    (l)脾阳、脾气的失调 脾的阳气失调,多为脾的阳气虚损、健运无权,气血生化无源,
    或为水湿内生,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中气下陷,而致内陷下
    脱;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
    阻等方面。兹分述如下:

    脾气虚损 脾气虚,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
    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
    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目眩晕,中可见脘腹胀闷,下可见便溏泄泻
    等病理表现;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脾气虚则统
    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泄脱肛、内
    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脾阳虚衰 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脾
    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脾阳虚,则温化水湿无
    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腠为肿。

    水湿中阻 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
    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由于脾阳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又易于感受外湿,内外合邪,交阻中焦,形成虚实挟杂
    之证.水湿中阻,从寒化更伤脾阳,以致湿盛而阳微;从热化而酿成湿热。中焦湿热,熏蒸肝
    胆,胆热液泄,可见面目俱黄之黄疸。

    (2)脾阴的失调 脾阴失调,是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
    乏而形成。脾气虚,脾失健运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舌干燥,舌红少
    苔等症。脾阴不足,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其气上逆,又可见干呕、呃逆之症。

    【附】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脾病的常尼症状有:腹满作胀或疼痛、食少便塘、黄疸、肢倦乏力,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等内脏下
    垂、便血、崩漏、紫癜等。其病机分析如下:

    腹满作肤或疼痛:多由于脾气健运失职,清气上升,浊气不降.腕腹气滞所致。如因脾不升清.运化受
    碍,则湿滞或食积不化;若阳虚温运无力.则寒从中生,可使气机阻滞不通,故发胀满,甚则疼痛。

    食少、便溏:多由脾虚运化无力.不能升清所致。脾不升清则运化无权,胃纳受阻而食少;脾虚则运化
    失凋,水谷不化,致使小肠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便溏,甚则泄泻而完谷不化。

    黄疸:为眼白、皮肤黄染。多由脾运不健,湿浊中阻,熏蒸肝胆,胆热液泄,泛溢于肌肤所致。

    肢倦乏力:多由脾的阳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转输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四肢所致。湿性重滞,
    脾为湿困、则可见周身乏力而肢体困重。

    脱肛、阴挺等内脏下垂:多因牌虚,中气下陷,脏腑维系无力,不能升举,因而下垂。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气虚,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内溢.则为便血或尿血;血溢于肌腠
    皮下,则发紫癜;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发为崩漏。

    7.7.1.4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的生理特点是
    主动、主升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为不足,这是肝的阴阳、气血失调的
    病机特点。兹分述如下:

    (l)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肝阳的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少见肝
    的气虚和阳虚。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相对亢盛所致,此内容放在肝阴、
    肝血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
    面。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多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在气机
    郁滞的部位,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若痰气或气血互结,在共结滞的局部出现肿块;如气滞于
    肝,则两胁胀满或朴胁疼痛;肝气阻滞,或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上可发为瘿瘤、梅
    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甚则
    经闭等。另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甚则脘痛;横逆犯脾,则痛
    泻交作。

    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
    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肝火上炎,为肝
    之阳气升发太过,故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肝的阳
    气升动太过,郁火内灼,极易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咯血、吐
    血、衄血;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

    (2)肝阴、肝血的失调 在肝的阴血失调病机中,均以不足为其特点。由于阴虚则阳
    亢,故阳气升动尤制所致的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因此,本节着重于阐述肝
    血虚亏、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的病理机制。

    肝血虚亏 肝血虚亏,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牛气血的功能减退,
    以致肝血不足。由于肝为藏血之脏,一般说来,血虚则首先及肝,故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
    则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血
    虚又易化燥生风,而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润、痪疯等病理表现。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因精神情志失
    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
    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亦常导致肝阳上亢。肝的阳气亢逆,多见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
    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带数等上盛的病理表现;同时,由于肝肾之阴不足,故还可见腰
    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的临床表现。

    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的范围很广,如邪热炽盛,则热盛动风;肝阳升腾无制,则阳化为
    风;肝的阴血耗损太过,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
    太过者为多见。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为筋惕,肉润、或为手足蠕动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
    现,甚则可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

    【附】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肝病的常见症状有:眩晕、目花、巅顶痛、乳房痛、两胁痛、少腹痛、囊肿疼痛、关节不利、筋挛拘急、抽
    搐、四肢麻木、急躁易怒等。其病机分析如下:

    眩晕:多由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的阳气升动,上扰清空所致。

    目花:即视物昏花或一时性视物黑蒙的现象。多由于肝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肝目失养所致。

    四肢麻木、关节不利、筋挛拘急、抽搐:多为肝的阴血不足,筋脉失养,络脉血气不和所致。

    巅顶、乳房、两胁、少腹疼痛及囊肿疼痛:上述皆为肝经循行部位。若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
    或气血互结,而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则可于上述部位出现胀痛或形成肿块。气郁化火,气火上逆,则可致
    巅顶剧痛。

    急躁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肝的阳气升动太过,则性情急躁易怒。

    7.7.1.5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肾中精气,内寓真阴真阳,称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
    生理功能,是藏精和主水液。肾的阴阳气血失调,则必然影响及肾的藏精功能,或为失于闭
    藏,或为精气不充,皆可导致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不良。若影响肾的主水功能,则可
    导致全身的水液代谢障碍,出现尿少,或水肿,或多尿、小便清长等。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亦有其明显的特点。这是由于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之本,肾阴肾
    阳又是全身阴阳之根。因此,在肾往往只言精气之不充,而无气血的失调。为了有别于肾的
    阴阳失调,故分别从肾的精气不足和肾的阴阳失调两个方面阐述。

    (l)肾的精气不足,以精气分阴阳,则精属于阴,气属于阳,但决不能与肾阴、肾阳等
    同。这是因为,肾中精气,是互生互化的,共同组成肾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和肾气,
    并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肾阴与肾阳,则是肾的生理活动中两类相互制约的功能活动
    和状态,因而与肾精、肾气有所区别。

    肾的精气不足,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大失养所致。
    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的至,而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
    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而见滑泄、阳萎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
    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
    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而致。肾气不固对肾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是肾失
    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肾失封藏,则肾中精气易于流失,而见遗精、滑泄等病理表现;影响
    肾的纳气功能,可见气浮于上,动辄气急等病理表现。对二便失于固摄,则可见大便滑脱,小
    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2)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和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根本。肾阴,即是真阴,又称元阴,亦即
    是命门之水;肾阳,即是真阳,又称元阳,亦即命门之火。肾阴和肾阳,分别代表肾的生理功
    能活动中的寒和热、静和动、降和升、入和出等对立的状态,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才能维
    持肾的生理功能,进行正常的活动。肾的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于肾阴亏虚与肾阳不足等两个
    方面。分述如下:

    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多由久病伤阴所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不
    仅可损耗各脏之阴,日久必耗肾阴而致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则肾阳(命门之火)失制,相火
    亢盛,以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也可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
    相火妄动,进而耗损肾阴,而致阴虚火旺:,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
    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病理表现。

    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实际上即是命门火衰,但在临床辨证中则有程度轻重之别。肾阳
    不足,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
    生,因而有明显的寒象。

    肾阳虚损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殖机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而
    见阳萎、精冷不育,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
    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附】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肾病临床常见症状有:阳萎、滑精、早泄、腰冷酸痛、下肢痿软、气喘、耳鸣耳聋、遗精、骨蒸潮热、健忘、
    及水肿、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尿等。其病机分析如下:

    阳萎、滑精、早泄、遗精:此皆生殖机能异常的表现。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鼓动而阳萎;肾气虚,失
    其封藏固摄之权,精关不固,则精液不交自流而滑精或早泄。遗精,多因梦而遗,多由相火妄动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痿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肾气虚弱,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滋养腰膝;或寒湿、
    湿热阻滞少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见腰冷或酸痛,骨软无力。

    气喘: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失摄纳之权,气不归元而浮于上,则见气喘。

    耳鸣、耳聋:肾升窍于耳,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肾阴虚,肾精亏损,髓海不充,则脑转耳鸣。虚共则
    耳聋失聪。

    骨蒸潮热盗汗:是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健忘:多由肾精不足,髓海不充,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健忘。

    小便不利、尿闭、水肿:多由肾阳虚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排出不畅,则小便不利,甚则尿闭不
    通。水湿泛溢于肌腠,则发为水肿。

    尿频、遗尿:多由肾气虚衰,封藏固摄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7.7.2 六腑的功能失调

    7.7.2.1 胆的功能失调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运化功
    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
    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可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育接引起;也多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
    肝胆的气机所致。胆汁的排泄障碍,不但可进一步加剧肝郁气滞,阻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
    进行,而且还可导致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此外,胆经郁热挟痰,痰热上扰,可影响心神,而出现心烦失眠等病理表现。

    7.7.2.2 胃的功能失调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而以降为和。因
    此,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受纳障碍和腐熟水谷功能的异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致脘腹胀满疼
    痛,进而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逆等病理表现。

    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有胃气虚、胃阴虚、胃寒和胃热(胃火)四个方面。分述如下:

    (l)胃气虚 胃气虚,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或久
    病元气不复等,也均能导致胃气虚。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
    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等病理表
    现,甚至胃气上逆,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2)胃阴虚 胃阴虚,主要是指胃的阴液枯涸而引起的胃的功能失调。胃阴的枯涸,多
    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胃阴虚时,胃的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功
    能巳极度衰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见脘
    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病理表现;甚则胃气衰败,可出现口糜等病理表
    现。

    (3)胃寒 胃寒,多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损伤胃之阳气;或素体中寒均
    可导致胃寒。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可明显减退,多见食人不化的病理表现;胃寒,则气机
    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绌急,故多出现较剧烈的脘痛,痛得温而减
    等病理表现。

    (4)胃热(胃火)热和火同类。胃热炽盛,郁而化火上炎,即是胃火。胃热、胃火,多由
    邪热犯胃;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
    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能引起胃热,胃火。胃
    热,胃火,均能引起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
    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
    甚则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
    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呕血。

    7.7.2.3 小肠的功能失调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的生理功能
    是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因此,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则失于受盛,而见食下腹痛、泄泻或
    是呕吐等病理表现;不能化物,则可见食人腹胀,完谷不化等病理表现;泌别清浊的功能失
    司,清浊混淆,可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病理表现。由于在藏象学说中,将小肠的生理功能
    分别隶属于脾之升清和胃的降浊,所以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也归属于脾胃的病变。

    此外,小便淋浊、刺痛等病理表现,多由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在藏
    象学说中称作小肠火。

    7.7.2.4 大肠的功能失调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的功能失调表现为
    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化失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
    推动等因素而造成,可见大便干结、便秘等病理表现。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
    热下注等阻絮,而见世泻、便溏等病理表现。若积滞和大肠之气血相搏,则可见下痢赤白,里
    急后重等病理表现。若因中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可见久泄、滑脱、脱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
    表现。

    7.7.2.5 膀胱的功能失调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所以膀胱的功能失
    调,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膀胱的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由于气
    化失常所致。如因邪实,或肾的阳气不足,而致气化不利,即可出现排尿障碍、尿闭等病理现
    象;如因肾失封藏,气失固摄,则气化无权,即可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所以《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7.7.2.6 三焦气化失司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是气和
    津液的升降出入之道,故一般以三焦的气化来概括全身的气化功能。

    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
    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人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心的行血;肺的
    呼吸和宣发肃降;脾和胃、肠的运化、升降;肝和胆的疏泄;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和泄浊等等
    生理功能,无一不有赖于气的升降出人运动的协调平衡,所以也可归结于三焦的气化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三焦是气和津液的通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
    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所以,将肺失通调,归结于上焦气化失司;
    将脾胃的运化水液、输布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中焦气化失司;将肾和膀胱的蒸
    腾气化、升清泄浊,肠的传化糟粕等功能失调,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所以,三焦气化失司,
    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

    7.7.3 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

    7.7.3.1 脑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
    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因此,脑的病变,即可
    出现上述种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
    不生髓,脑髓空虚,即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见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
    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
    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阔,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可见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理
    表现。由于脑位于入之首.伞赖于阳气的升腾,所以阳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耳目失聪等病
    理现象。

    7.7.3.2 髓和骨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骨为人体之支架。髓
    由精生,髓充于骨而养骨。髓和骨的功能失凋,亡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
    易折飞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
    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等病变。

    7.7.3.3 脉的功能失调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
    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广飞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
    反之,气滞或血瘀,义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
    于外。此功能,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血液的功能,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
    的病理表现。

    7.7.3.4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女子胞,又称胞官,即是子宫,。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l)气血不和,胞官功能失调 女子的月经来潮、胎孕、产育和授乳,均以血为用,故有
    “女子以血为本”之说。但血之为用,全赖于气。气血和调,血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气
    血不和,必然影响及胞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

    如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见
    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现。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
    行吐衄,即是“倒经”。

    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
    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痛瘕等病理表现。
    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质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
    所致。

    (2)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 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
    气血的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
    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
    肾精亏损,“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官功能失常,均可见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
    表现。

    (3)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
    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
    很多,但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均足以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
    足,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
    功能失调,阳明脉衰少,冲、任二脉的气血难以充盈,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致失常。

    总之,胞宫的生理功能,是全身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胞宫的功能失调,亦与全身生
    理功能的状况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失调,
    常是相互影响着的。特别是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亦是非常
    繁复的,由于在藏象学说一章中对此已有所论述,故不再复赘。

  • 上一篇文章: 血症论

  • 下一篇文章: 中医病因与发病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