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 游沂水四门洞[3330]

  • 石钟山三首[3301]

  • 九江行诗三首[3347]

  • 沂蒙社区板砖赋[3732]

  • 幸福其实很简单[3565]

  • 乘兴与败兴的一天…[3501]

  • 岁岁端阳粽子香[3709]

  • 庐山草书十贴[3191]

  • 神女峰断想十五章…[3527]

  • 春天的感悟[3475]

  •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58]

  • 电话号码预测[232465]

  • 黄大仙神签[174803]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511]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819]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76]

  • 姓名评分程序[88430]

  • 周公解梦全书[82705]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30]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215]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95]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71]

  • 无为而治 【…[5311]

  • 心灵的花园[6455]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703]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31]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74]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96]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91]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65]

  •  
      春节二题       
    春节二题
    [ 作者:云影    转贴自:原作    点击数:2966    文章录入:云中子

    过年(一)
                           ----过年溯源


        对于过年,词典上这样解释:过年是在新年或春节期间进行的庆祝等活动。过年包括过春节,春节是专指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按假期是三天,实际更长些),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则对老百姓来说在时间上更长些,它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到年三十除夕日的年关,再到新年的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可以说在过年的范围。
        一、小年(辞灶)
        传统的小年是为了祭灶神,送灶神上天,这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习俗。小年习惯上有两天,一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一是腊月二十四日。一般来说,北方人过二十三小年,南方人是二十四日。还有个说法是,在古代官过二十三小年、民过二十四小年。
        民间祭灶史书上多有记载。《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抱朴子》(晋代葛洪著)中也说“孟夏可以祭灶”。古代祭灶并不在年底,后来由于过大年,相沿而成定俗在大年前祭祀灶神。
        关于灶神,有许多传说。据说夏朝时期的灶神是一个老太婆,主管饮食的事。《庄子-达生》篇里有“灶如髻”的记载,后人解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汉代后灶神变成男性。《淮南子》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神”。唐代的孔颖达注释《礼记-礼器》是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另有详细记载:“灶神名隗,壮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由于传说中的灶神不知管理人间饮食烟火的事,还还专门督察人们的言行,定期向玉皇大帝报告,以备玉帝奖善惩恶,所以人们又敬又畏,祭祀它,希望上天多说好话。有句专门的灶神对联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降吉祥”,就是很好的概括。
        送灶神上天后,灶神在除夕时回家,家家都贴上木版刻印的灶神像,在除夕晚上焚香“接灶”。
        二、大年(除夕)
        大年是指农历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日,这天又叫除夕、年除日。由于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十二点后又是次年的凌晨,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人们都格外重视。民间在除夕的活动主要有:祭祀天地和祖先,迎接灶神,辞旧迎新张贴对联、窗花和福字、挂门钱儿,合家吃团圆饭,燃放鞭炮驱邪避祟和庆祝新年,张灯结彩通宵达旦的守岁。
        传说“年”在古代是一种凶猛的妖兽,平时睡觉,每年到除夕醒来一次,为害民间,所以人们每到这天便张灯结彩如同白昼,使其继续睡去;同时燃放爆竹以震慑它,使其不敢肆虐。这当然是牵强附会的传说。其实,过年的真正意义在于,人们劳作了一年后,吃一次团圆饭,享受一下生活;同时,祭祀天地神祗,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人口平安。通过过年,人们将连绵不断的岁月进行分割,使时光有了新旧,告别酸甜苦辣的过去,以蓬勃的朝气迎接崭新的日子。
        三、春节(元旦)
        中国民俗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元旦。元字象形为人之首,是开始和第一的意思;旦字象形是一轮红日从地平线或者海平面升起,是早晨和一天的意思。元和旦和在一起,象征着一年崭新的开始。
        据说我国的元旦其自三千多年前的颛顼,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合称“元旦”。但以后的几个朝代的确定的元旦日期却不一样,分别以农历十月一日、十一月一日和十二月一日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为正月初一为元旦。从1912年1月1日起,中国实行公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春节的主要特色是崇新和喜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来临,家家户户扫洒房室,贴新年画、新对联、新窗花,男女老少换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家庭还要换碗、新筷子;还有各自的新规划、新打算,祈求新年新气象。同时处处充满喜庆色彩:门联上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院子里贴上“吉星高照”,出门贴上“出门见喜”;粮囤上写上“仓有余粮”,菜橱上写上“五味具全”,床腿上写上“身体健康”,甚至连猪圈上也贴上“六畜兴旺”。而张灯结彩、燃放爆竹更是喜气冲天。正象最古老的那幅对联所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过年(二)
                               ——记忆里的过年


        总忘不了童年、少年时过年的情景,总忘不了记忆里故乡的“年”。总是感觉农村过年毕竟象过年,总感觉过年过年毕竟有年味。
        农村的小孩子,一过中秋节就开始数算过过年了。一入冬天,就天天更是扳着手指头天天数算。上小学时,放假是比较早的,大约腊月十七、八就放了。一过腊月二十,就开始忙活起来。
        首先要准备木柴。在农村过去是没有什么煤气可烧的,连煤炭也没有,一切饮食全靠烧柴草。所以在秋天,男人们打柴、女人们拾草,这是重要的工作,因为要应付一冬、一春的生计。所以到了年底,我的工作是要整理木柴,将秋天砍来的那些长大的树枝剁成小条,将树墩或粗木劈成小块,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到一起,好做年饭用。
        其次是要洒扫房屋,特别是要打扫厨房。由于农村的厨房长年少柴草,一年不打扫的,灰尘满屋,全是黑色的,打扫起来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将屋子里的东西搬出房外或者用塑料布盖好,找把笤苎绑在一长竿上,然后将自己头脸包好后,进厨房从上到下打扫。打扫完厨房是为了在小年时好祭灶。
        再次是准备年饭。从腊月二十五日后就要准备年饭了。蔬菜是不用多准备的,因为家家自己都有菜园,冬天每家都有自己的白菜窖、萝卜窖还有地瓜窖。少量稀罕的可以到集市上买一点。稀罕的当然是肉类,年底了,再穷的人也要想办法割几斤猪肉。家庭条件好的可以买个猪头,拔毛洗涤后熬成冷冻,那是人人羡慕的佳肴了。另外还要准备饭的,农村穷的一般都要上磨推糊子烙下一堆煎饼,整整齐齐地放到一个大盆里,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家庭好点的,可以蒸一笼馒头,或者做一笼年糕。还有条件好些的家庭还要自己或者两家合做一席豆腐。过去生活困难,农村连豆腐也不是经常吃的,到年底了,自己做了豆腐,可以尽情的吃一顿。就这样,某一年,本人吃伤了豆腐,以后好多年再也不想吃它。此外就是炸年菜。老家习惯过年时炸鱼、炸丸子。炸的丸子品种不少,有萝卜的、鸡块的、还有猪肉的。那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的,可是只能尝,不能足吃的。因为是要过年用和年后招待客人的,炸后的丸子常常被高高挂起。就这样似乎形成了个丸子情结,直到现在还是喜欢那东西,每年过年时总想炸一点。考虑这炸丸子还是有它的学问的:一是味道独特,炸的鸡块再炖了吃后味道总是不一般;二是做起来比较方便,来了客人一炸锅放点菠菜、白菜的一炖就可以了;三是经济耐吃,一只鸡炒着吃,一顿可以吃完,而炸后炖着吃,放些粉皮、青菜,可以吃好多次的。真感谢贫穷时人们的这些发明!
        热热闹闹的除夕。大年三十这天是真正的过年。男女老少从除夕这天就换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了;一天都很忙活的。早上主要任务是贴对联、贴花纸。对联是好几天就写好的,所有的门上都要贴上。门上有门簪、门框上是对联,门面上贴方字或门神。不同的房室内容是不同的。象大门上常常贴“门对青山千古秀,户纳春风万家春”;老年人的门上常贴“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五福寿为先”;学生的房子上贴“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厨房里常贴“雪水烹茶天上味,桂花酿酒月中香”。然后在院子里、橱上、粮囤上、床上都贴上写有吉庆字的红纸。同时在房门上贴上五彩的门钱儿。
        下午三、四点钟开始炒菜、蒸米饭,先打好天地棚,摆上糖果食物,焚香燃纸,祭祀天地百神,然后全家畅饮,一个个直喝的满面红光。入夜家家开始张灯结彩,每个门旁都焚上香。门口还放上拦门棒,以避防游鬼邪祟穿门入户。至子夜,包好水饺再次祭祀天地百神和老祖宗门,然后点烧纸钱,燃放爆竹,全家在一起吃团圆水饺。有精神的还要守岁,那时候还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只有听墙上咿咿呀呀的小广播喇叭,广播不久停了,守着煤油灯,只好找本书看到天亮。
        少年时过年,条件虽差,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年味是浓郁的,亲情是浓郁的。许多情节总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或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的缘故,总感觉这过年越来越平淡少味。仔细想来,真正的说来该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水平提高了,酒肉天天有,可以说是“天天生日月月年”了,也就不再盼着那一次除夕的狂饮、岁末的享受了!

  • 上一篇文章: 元宵节

  • 下一篇文章: 乡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