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岁岁端阳粽子香
|
热
|
|
岁岁端阳粽子香 |
[
作者:云影 转贴自:自创 点击数:3833 文章录入:云中子
] |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由来已久,说法很多。一种认为。端午节始源于夏至,象唐韩鄂《岁华纪丽》解释端午说:“日叶正阳,时当中夏”。端即正也,端午即正午,端午节正当夏季之中,太阳合于正阳的位置,所以端午节又称“中天节”,“端阳节”。古代习俗对端午节又忌讳为“恶日”,或许是因为夏季到来,各种疾病瘟疫孳生,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插菖蒲、烧艾叶、洒雄黄水,饮雄黄酒的习俗,以驱邪防疫。 其实,端午节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特点,现在主要是吃粽子的习惯,它与一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有关。这位伟大人物就是屈原。公元前340年五月五日,楚国都城郢被秦攻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面临国破家亡之痛,于这天抱石沉汨罗江而死。消息传出,楚人争先恐后驾渔船前来打捞他的尸体,为了不使鱼虾等损伤他的躯体,纷纷抛米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敬重,每到这一天,人们便以筒贮米,投江祭奠。以至于演变成吃粽子的风俗。据说,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看见一个人,自称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以“菰叶裹黍米”做成“角黍”。就这样,世代相沿,发展为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小时侯只知道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却不知为什么要吃粽子,当然也没参与赛什么龙舟。其实小时候连粽子也是很少吃的,因为粽子需要糯米来做,我们老家那里是没种植糯米的;同时粽子需要用苇叶或竹叶包,而我老家附近也缺少那东西,所以很少包的。偶尔有点糯米只好用山里的笸箩叶包,也没有加枣,所以总感到那粽子不正宗。粽子对我来说一直是稀罕物。依稀记得,小时候(上学前)好象是端午节的一个上午,门外的小街上传来清脆的叫卖粽子的声音,我急忙跑到门外,来到那叫卖声跟前,看着那用苇叶包的粽子、闻那淡淡清香,口水欲流,不忍离去,问价格,2分钱一个,于是回家嚷着要母亲给买,但是母亲好说歹说最后还是没买。下午却用大米包在树叶子里,加了点红塘,算做了几个粗制的粽子。尽管粗制滥造,却也吃的很香,而且至今不忘。只是那时候却从未知道来纪念我们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上学以至工作以后粽子也是一直吃的很少的,一是还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包的习惯,二是因为很巧在家里过端午节,而在外面过节也就不单独买粽子专门品味了。但是当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亲爱的诗人时,我却从未忘记这一年一度的朴实而简单的节日。到这天尽管经常不吃什么粽子,可是总要翻出屈原的《离骚》来读一遍,遥遥感受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诗人的胸怀和风度。 吃粽子较多的是近几年的事情。现在条件好了,不需要过端午节就可经常吃到的,一些酒桌上已经成了便饭套餐;另外是亲戚朋友包的也多了,经常有送来的。但是真正享受吃粽子,还是自己亲自来包才好,糯米已不再稀罕,苇叶也不缺乏,只是工序较烦琐,缺乏勤奋精神而已。唉,端午节即将到来,今年是不会吃不上的,但是自己能不能下决心来亲自制作呢?今年也许又要辜负了这可爱的小粽子了! 总后还是没有忘记即兴作诗一首: 岁岁端阳粽子香,开骚读罢意浩茫。汨罗江草依然绿,云雾空蒙断客肠。
|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