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古代启蒙读本《三字经》中的开篇名言。其实,这句话还是有些偏重一边了。因为,有善必有恶相对,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恶又去哪里了呢?接着说“性相近,习相远”,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的话,后来的就只有“习相坏”了。所以,有其片面性。应该如何说呢?“人之初,性平和;性善恶,在习学”。
生命为有之前或者在孕过程中如鸡子混沌般不成形;而在出生之后,才有了阴阳男女雄雌之别。而在社会这个大熔炉火大染缸里,因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学习、悟性,而逐渐表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这当然既有内在的因缘,也有外因的影响。而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
一念之间
人变成了人之后,有些东西就已经丧失了。比如对危险的预知。于是就有人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格物致知、明心见性、反观内视,都反应着人们的不断努力。
就拿动物来说吧,它们通常可以对细微的杀气非常敏感。在东北,那里的人都比较豪爽,许多年前还盛行打猎,小鸟在离人很远就飞走了,现在可能会好一些。可是在另一些地方,就算你走到小鸟面前,小鸟甚至都还在沉迷于自己的食物中。杀狗的屠夫,每次到一个村子,都能听到全村的狗在那里狂吠,可是当他们走到狗的面前,狗却老老实实的,似乎在等死一样,可见他们的杀气是多么的浓。知止老师也说,吃肉的人,身上都会有杀气。
人在通过一定的修炼,还是能找回一些远古的技能的。算命的也好,和尚道士也好,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常人做不到的本领。比如说日本的武士,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有禅宗的师傅指导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武士,他已经修炼到了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敌人的杀气,所以他战无不胜,多次轻松的搞定了忍者的威胁。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的园子里面赏花,僮儿抱剑在身后侍立。他突然感觉有一股极微的杀气袭来,当他搜寻的时候,却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随后的几天,这个谜团成了他心中解不开的绳索,一直困扰着他,并让他生了一场重病。他的禅宗师傅来看他,才解开这个谜团。原来在他赏花的时候,后面的小僮在想:我的主人战无不胜,如果我现在拿剑杀他,胜算能有多大呢?就动了一下这个念头,就足以让他的主人大病一场。
大德讲:善恶只在一念之差。所以说,只要你心中有恶念,那么就已经是恶了,就算你还没有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