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该项名录的建立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提升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中医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申遗成功,对于中国针灸的传承和保护,造福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经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社区,是实践维吾尔人传统习俗和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文化空间,是维吾尔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该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中国人毕昇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见证着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目前,这种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传承和使用。
掀起针灸的神秘面纱
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团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了阑尾炎,住进中国医院。中国医生在做阑尾切除术时,没用麻药而用了针刺镇痛麻醉,手术十分成功。罗斯顿回国后,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发了美国的针灸热。
今年9月,在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卫生部正计划将“中医针灸”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申遗方案已完成并提交。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基于中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在老百姓的观念里,针灸是治疗肩周炎、肌肉骨关节伤等慢性疾病的镇痛法宝。其实,针灸除了能镇痛,还有保健、治疗等多种作用。据调查,现在可针灸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及某些疑难病、急性病的辅助治疗,甚至被用于美容,青春痘和减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