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西南15公里,有一座山名叫具茨山。山不甚高,不过山上到处都是巨石,奇怪的是,这些巨石既有支石、叠石,还有列石、石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悬崖边缘的巨石之上,竟然发现了刻凿规范的象棋盘,其格局与今天的中国象棋一致,可以直接下棋……这是天外来客的杰作?大自然风化的结果?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昨天,郑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最近,北京大学新郑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组,在新郑具茨山发现一大批远古时代的巨石。专家称,这些巨石,展现了中原古文化的超凡能量和华夏先民惊人的创造力。
疑问一 古人如何峭壁上雕刻
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国发现的巨石建筑,大多位于平地之上,而具茨山的巨石不但都在山上,而且大多位于山崖绝壁处,其修筑难度大,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堪称举世罕见。“为了探究巨石的具体情况,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攀爬上去后气喘吁吁。”宋豫秦说,当时,他们也很奇怪,古代没有大型工具,古人是如何爬上去的,又是如何摆弄这些巨石的?
疑问二 悬崖象棋盘是何年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风后岭悬崖边一处凌空叠石的平面上,发现一个刻凿规范的象棋盘。”宋豫秦说,该棋盘除了没有刻画“楚河汉界”外,其格局与现代中国象棋棋盘别无二致,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象棋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豫秦说,根据目前的资料得知,有人说象棋起源于4000年前,也就是文明时代的初始期,也有人认为,今天的象棋定制,是在唐宋时期形成的。今天的象棋盘上,都有“楚河汉界”,而这个“楚河汉界”是根据刘邦项羽的鸿沟之战而来,这个时代距今2000多年。而具茨山的这个特殊棋盘,却没有“楚河汉界”,由此可以断定这个棋盘的形成,至少要比汉代早。
疑问三 巨石跟黄帝文化有关?
在我国以往所见巨石文化遗存中,主要为石棚(石墓穴)、石圈,以石棚最为常见,集中分布在从东北至西南这一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年代大多在公元前3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具茨山所发现的巨石文化,填补了中原地区此项考古的空白,对探索包括黄帝文化在内的中原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宋豫秦说。
具茨山巨石文化是不是和黄帝文化有关?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昆叔说,黄帝时代处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大约5000年),而巨石的形成也处于这一时期。具茨山不但有巨石,还有岩画,这种现象对于丰富中原古文化内容以及中原古文化在中国文明中的醒目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具茨山岩画引发惊人发现
要说具茨山巨石的事儿,还得先从具茨山岩画说起。
从去年年底开始,沉寂了千百年的具茨山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具茨山中隐藏的3000多幅岩画被陆续发现。研究表明,具茨山岩画形成于距今4000年前甚至更早,而这一期间,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曾在具茨山活动过。岩画的重大发现,对于黄帝故里的确证、史前中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龚田夫说,具茨山岩画为河南增添了一个亮点,是新郑市奉献给全国人民的一件新国宝。今年4月,在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具茨山岩画研究基地在新郑正式揭牌。
为了保护具茨山岩画,新郑市政府决定建立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并委托北京大学进行规划。“今年4月,我们进入具茨山考察。当时,听说禹州境内的具茨山中存有大量巨石文化遗存,我们在进行生态调查时,把巨石也列入了考察内容,随后,在风后岭、老山坪等处,发现了一批巨石文化遗存。”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宋豫秦说,这些巨石呈现各种各样的形状,令人惊叹。
就地取材 各种巨石遍布
宋豫秦说,具茨山的巨石文化遗存形态和结构可分为支石、叠石、列石、石棚以及用小石块排列而成的石圈等。
宋豫秦解释说,支石就是一块大石头下面,立着好多小石头;叠石,则是石头一层叠着一层,很重;列石是按照长线排列起来的石头;而石棚,顾名思义就是石头搭建起来的棚子,这是最有创意的一种。当然,还有石圈,四四方方的,犹如现在的圈舍。
宋豫秦说,具茨山的巨石以支石和叠石为主,单个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达数吨,形无定式。据此推测,这些石头均为就地取材。最大的巨石到底有多大?宋豫秦说:“哪块最大还不好说,因为在具茨山上到处都是巨石,还有很多巨石是聚集在一起的。根据我们的调查,最大的巨石组合达几百平方米。”
先人创作还是自然形成?
其实,在此之前,巨石文化遗存早有发现,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都有分布,多数巨石的年代被认为自新石器时代延续至金属器时代,类型包括巨石柱、石砌墓、石圈等。据分析,许多巨石遗存显然超出了同时代人类的一般技术能力,如英国著名的巨石阵,如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具茨山的巨石是怎么形成的?是天外来客的杰作?大自然风化的结果?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经过长期调查,我们认为,具茨山的巨石,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
宋豫秦说,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巨石应该是相同的或者说是近似的,而具茨山的巨石,则明显不同。“具茨山的两块巨石和它们之间夹杂的小石块,明显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展现华夏先民惊人创造力
具茨山系嵩山余脉,东西横亘于新郑、禹州、新密、登封等地。因此,不但在新郑的具茨山境内发现了巨石,在禹州等地,同样发现了具茨山巨石。宋豫秦说,巨石的发现,展现了中原古代文化的超凡能量和华夏先民的惊人创造力。“这个发现不仅改写了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发源地——中原地区难觅巨石文化遗存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原地区古人类探索未知宇宙和自身奥秘进而迈入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文明发展的特点和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源性。”郑州市副市长刘东说,从目前已发现的具茨山岩画遗存来看,岩刻符号明确表达了某种知识和逻辑内涵,而具茨山巨石文化遗存的类型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则揭示了极具包容性的中原文明思维模式是如何向四面八方传播,进而孵化出中国式的文化、科技和哲学思维的。
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针对下一步工作,刘东说,郑州市将组织相关文物保护部门认真发掘,深入研究;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保护好这处宝贵的文化遗存。主管部门将尽快筹集资料,争取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便实施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新郑市已经成立了北京大学新郑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课题组。宋豫秦说,他们只负责新郑境内具茨山的规划,今年8月就会拿出评审稿,主要包括恢复森林植被、科学旅游设计、保护文化遗存等内容。
由于禹州、新郑都在其境内的具茨山上发现了巨石,两地会不会联手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刘东说,这还要靠省里有关部门来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