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何祚庥、郭正谊和司马南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八卦宇宙论”一案的前一天(2006年10月18日)发表了《对“八卦宇宙学”及其案件的意见书》,该意见书声称依据科学常识及已知事实,确认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是典型的伪科学。对此本文提出几点看法。
一、何祚庥等人不具备确认“伪科学”的能力
近十多年来,何祚庥、郭正谊和司马南忙于揭露和打击“伪科学”。那么,什么是“伪科学”呢?在《中国青年》1995第6期发表《科学与伪科学——世纪末的较量》一文中可知何祚庥对“伪科学”的定义:“试图推翻某些已经科学地建立的科学原理或科学事实是伪科学的典型特征”。然而,这一特征正是科学进步的特征,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就是否定之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推翻了地心说!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对传统地质观念大陆固定论的严厉挑战!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可见,其把人类认识世界进步的特征定义成了“伪科学”。
近期本案被告人方是民等又在声称中医是“伪科学”,发起网上签名取消中医活动。何祚庥又以科学的代言人自居确认“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学说是伪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此於2006年10月31日予以驳斥,指出:“发起所谓签名活动的人没有资格代表西医,更没有资格以科学的代言人自居。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是不道德和不可理喻的。这次“网络签名”活动,因其否定历史、违背科学,激起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强烈愤慨,也必然地遭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反对。....这一数典忘祖的闹剧应该收场了”。
何祚庥等人所谓的反“伪科学”,实际上是对科学认识存在问题。科学是什么?是人类探索和认识自然的学问,在这个前提下,人们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自然界阐述感知认识和理性的认识。科学不是一个形容词,没有任何“正确”和“真理”的涵义。科学精神就是探索。科学尊严就是求实。
二、张钰哲等人诬蔑中国文化
张钰哲在1945年发表的《你知道行星是如何发现的吗?》一文主要受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贬低中国文化。他借用朴英对中国文化的杜撰和编造“任何一个在大学里,读物理或数学的学生,都会明白像八卦那样东西,连一个运动方程都没有的,是绝不可能用来发现什么新行星的”。其实稍微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数学史,就能知道,中国早就建立了高次方程等数学计算系统,其中包括“运动方程”,只不过表达方式跟西方不一样而已。简单例子。明代郑和航海使用的“针法”就涉及到天文学运动方程,以此来判断测量航海位置和航道方向。英国学者李约瑟,他对中国文化是颇有偏见的,即便如此,他也还是经过考证而明确承认,在基于八卦基础的中国数学系统里,不但可以看到高次方程等等计算方法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看到微积分的萌发,更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数学系统和天文历法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
在《长达六十年的指控---简说张钰哲对刘子华的评论毫无科学价值》一文中,作者指出:张钰哲对八卦本身的数易象计算功能没做出任何的分析说明,没说明八卦用于天文历法方面到底有什么错误或“伪科学”的地方。对唐朝一行的说法,则完全用的是篡改历史事实和诬蔑传统文化的手段。譬如,一行是中国天文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使用的“大衍法”来自八卦,他的学术活动跟宗教信仰毫无关系,这一点,连西方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看到了,明白说明:一行使用的“大衍法”,跟他们使用的“不定分析”和“不定方程”是一套路子和同样的数学方法。可是,在张钰哲的笔下,一行的学术活动和成就,却被篡改为宗教活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一行及其学术成就的诬蔑诽谤。那种做法,反映出张钰哲以“宣传”之名篡改中国历史和否定中国古代科技学术成就的做法是多么轻率而又多么粗暴。张钰哲的那种文字文风,根本就不是学术讨论的做法,而是颇有为达到某些目的而不择手段地篡改中国历史和否定中国科学成就、对 历史人物搞诬蔑诽谤的味道。
三、《八卦宇宙论》源于中国文化
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在中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国人对自然认识的一个假说,宋明时期形成“理学”体系。理学派系繁多,主流派由气学到象数学复到道学再到心学。张载提出虚空即气,以气为宇宙本体,邵雍则以象数演变探寻自然发展规律。二程和朱熹道学在吸收气学、象数学重要成分的同时,将社会伦理原则上升为宇宙本体。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理学做为一个探索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体系是十分庞大的。早在13世纪以前理学就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到了16世纪西方传教利玛窦等进入中国进一步扩展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使中西文化汇集和融合,形成今天的人类文明。
刘子华先生的《八卦宇宙论》一书,引用中国元代著名理学家张理的《易象图说》内外篇对太阳系进行了探讨。张理一生通过研究两宋象数易学,建立了独特的易学体系,推衍河图洛书、太极生八卦及六十四卦,以图式符号为形式,重点突出其中的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卦象及其相关的卦气说。宋代象数易学,各有偏重,周敦颐作《太极图》属象学,刘牧河洛之学、邵雍先天之学属于数学,朱熹、蔡元定揉河洛和先天学,也是数学。张理“以周敦颐《太极图说》为纲领,将河洛和先后二天说皆纳入其中”,把河洛之学和先天之学改造成为象学,出现象学和数学融合为一体。同时将象学赋予丰富的义理。他的四象八卦图,是以宇宙衍化为基础而画出的,是一张宇宙衍化图,其四象八卦并不直接含二或三划的卦,而是象征了自然界四大类或八大类事物。除此之外,他还把四象八卦图赋予了社会人生之理。他从四象八卦图中推衍出四象八卦六位之图”、“四象八卦六节之图”、“四象八卦六体之图”、“四象八卦六脉之图”、“四象八卦六经之图”、“四象八卦六律之图”、“四象八卦六典之图”、“四象八卦六师之图”,形成一个解说自然社会人生的普适图式。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前人的探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对自然现象的探索重在方法,刘子华先生的《八卦宇宙论》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第十颗大行星”的假设和预言。而在于将现代天文学研究推向一个整体的思考。
四、取消冥王星并不意味着太阳系仅有八颗大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於今年8月24日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5号决议,排除冥王星,确认太阳系8大行星。这一决议主要说明人们目前已知太阳系的现状,而何祚庥等人将这一决议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终结,说出:“最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取消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太阳系仅剩八颗大行星,大行星数目不升反降,更表明刘子华根据“八卦宇宙论”推测“太阳系有十颗大行星”的说法被彻底否定”。
其实对排除冥王星的决议,也遭到人们的强烈质疑。美国宇航局负责执行探索冥王星任务“新地平线”的主管阿兰。斯特恩表示:“对于这一结果,我为国际天文学大会感到羞耻。只有不到全世界天文学家5%的人对这一严肃的问题投了票”。的确这一决议引发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科学知识是否应该投票取得。
冥王星的发现曾被列为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但对其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一直争议不断。其中新一轮的怀疑出现在数年前。“冥王星的轨道很怪,当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它的轨道会跑到人家家里去,也就是进入海王星之内。”
科学家随后在海王星和冥王星附近发现了与冥王星的组成结构相似的(主要为岩、冰结构)一批小天体,天文学上称之为柯依伯带天体。其中大多数天体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相近。而柯依伯带天体由于距离太阳较远,一般认为其都是冰块。有天文学家就此推测冥王星在物质结构上与这些小天体相似,因此它只能是最大的一颗柯依伯带天体,而非大行星。此外,在冥王星被发现后有天文学家不断推测太阳系中还应存在第十大行星,但这一搜索屡屡失败。
早在1999年初,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曾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对是否保留冥王星的大行星资格进行过投票表决,经过争论,最终还是得出结论,冥王星不会“降级”,因为这“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历史上都不合理”。国内天文专家认为,冥王星符合天文学对行星判别的基本标准,即绕太阳公转并独立拥有卫星。英国《自然》周刊2006年2月22日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说,美国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冥王星附近又发现两颗小卫星。加上在1978年发现的卫星卡戎,目前冥王星的卫星家族中共有3名成员。在正式命名前,新发现的两颗卫星将被暂时标记为S/2005P1(右下)和S/2005P2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冥王星排除出“九大行星”之外不符合客观现实。
目前人们对冥王星这个遥远而朦胧的世界了解得太少,为了详细考察冥王星的大气和结构,必须派宇宙飞船前往。人类只有到那时才有可能真正揭开冥王星之谜。2006年1月20日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已踏上探访冥王星的漫长旅途。“新视野”号将于9年后到达该星附近,对太阳系中这颗最远和最小的大行星进行科学探测。但在真正结果出来之前,国际上尚没有任何公认的结论可以取消冥王星第九大行星的位置。
(理学研究,发表日期: 11/02/06 文章编号: 20030049, www.lixue.org: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讲座快讯第161期2006年11月3日)
(licd 11/02/06 2004050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