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 道教门派[5785]

  • 道教神仙名录[6389]

  • 星象图谱[3514]

  • 道教创始[4402]

  • 道教概说[3346]

  • 周易与道教[4301]

  •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06]

  • 电话号码预测[232435]

  • 黄大仙神签[174780]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471]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780]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54]

  • 姓名评分程序[88407]

  • 周公解梦全书[82669]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10]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173]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73]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48]

  • 无为而治 【…[5293]

  • 心灵的花园[6430]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683]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11]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51]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74]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72]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44]

  •  
      道教渊源       
    道教渊源
    [ 作者:``    转贴自:本站提供    点击数:3591    文章录入:云中子

    道教渊源


      二代嗣师张衡,字灵真,有长才,诏征黄门侍郎不就。张道陵羽化前,为了使其创立之教代代相传,仿效帝王传承之制,授印剑符录于衡,并戒之曰:"呈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张衡继承父志后,居阳平山,以经录授弟子,彰正一之道,为人治病,临终前他告诫儿子张鲁说:"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周行天下,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尔须遵守成训,勿违背之。"嘱罢而羽化,印剑经录又传于鲁。
      张陵祖孙三人为五斗米道的前三代领袖,后人合称"三张"。张陵为第一代天师,又称祖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

      张鲁字公祺,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受益者众。益州牧刘焉任命鲁为督义司马,令他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兵袭击汉中太守苏固。鲁用计暗害张修,吞并了张修的部众。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任,因张鲁不甚听话,刘璋尽杀鲁母家室,激起张鲁叛变。张鲁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民,建立政权,被汉帝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割据一方。他是东汉时一代有影响的道教教主,称"师君"。他集天师与君主于一身,从陕西到四川,建立起具有宗教、政治与军事统治权的宗教王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雄踞巴蜀近30年。  

      几乎在这同时,由张角兄弟创立的太平道在华北兴起,十余年间吸收信徒数十万之众,结连郡国,华北方圆八洲之内无不信从。公元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他们头带黄巾,呼叫"苍天(东汉王朝)已死,黄天(新政权)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宣传革命的正义性、必然性,旬月之间天下震动,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不久,起义失败,起义军遭到残酷镇压,太平道也受到沉重打击,大批骨干和道徒惨遭杀戮,从此无法公开活动,趋于销声匿迹状态。但是太平道的教义和影响并没有消失,它们改头换面流传了下来,汇入了道教的总洪流中,成为合体。天师道没有受到打击,仍保持了它的地位。

      张鲁政权在汉末全国混战的形势中,能保持一方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是与他采取的独特措施分不开的。他规定初入道者名"鬼卒",信仰坚定经过考验者号"祭酒"。祭酒各领部众,他既是宗教骨干,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设官员。这就精简了编制,减轻了农民负担。他们组织群众,练武种田,实行劳武结合;他又设义舍,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之,人民皆乐为之治。五斗米道在各地设有道场,为宗教和行政中心,称为治。当时有二十四治,居于首位的是阳平治,为五斗米道的总部,所以天师印刻的阳平治都功印"。

      汉末,志在统一中国的曹操闻张鲁势盛,发精兵十万于建安20年(公元215年)征讨张鲁。张鲁因强敌压镇,计划向巴中退却,但不准部下烧毁宝货仓库,以全部留给曹操接收。曹操对此大为赞赏,拜鲁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其五子均列为侯,曹操还娶张鲁之女为儿媳。
    然而曹操鉴于黄巾之乱,恐张鲁势大难御,遂迁汉中数万户镇京城(长安),五斗米道亦北迁魏地,张鲁势力被大大削弱。之后,中国一下子跌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晋政权移往江南重建王朝,教徒纷纷追随晋朝南下,他感到巴蜀、魏北继续发展已不可能,必须以此为契机向江南扩展。于是他以印剑授予其子张盛,说;大江之东云锦山,亦名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在焉,汝可以印、剑、经录,往往其地,永宣祖教,以传于世。"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张盛奉命携经录自汉中迁回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教,从学千余人,是为龙虎宗。此后嗣传六十三代,香火不绝,中国道教活动遂由巴蜀转移到江南地带,龙虎山成了全国天师道中心。

    葛、寇、陆、陶对道教的整顿改造

      由于原始道教具有反对统治阶级的传统,流传广泛,无法禁绝,很难使统治阶级放心,而道教得不到封建王朝的支持也很难发展,因此一些出身于贵族的宗教家便起而对原始道教进行改造。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13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好学,砍柴买笔,博览经史百家近万卷。20余岁决心立一家之言,开始著作《抱朴子内外篇》。这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多种方术的巨著,精意味着玄颐,析理入微,为道教理论的系统化作出了贡献。他弃官求道,遁迹山林,后人罗浮山,采药行医,著书阐道,是我国卓越的道教理论家、伟大的医学家和炼丹术家。在方术中,他以金丹为主,包容兼畜,开辟了古代化学定量研究的先导。他坚持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对症状学和治疗学都作出伟大贡献。他用水银治皮肤病,他医治狂犬病,他对羌虫病和疥虫的发现,都比国际先例早500-1500年。
    原始道教主要是以符水为治病,通过祈褥、悔过为人求福,具有救世度人的利他性和群众性。葛洪继承神仙家的传统,反复论证神仙实有,提倡通过金丹等术修炼成仙,将原始道教从教世度人再度引导到个人度世成仙,一方面旨在消除农民的反抗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阶级自秦皇汉武以来的长生幻想。为了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他提出,道教徒应以忠孝仁义为本;修炼上主张炼丹药,延年长生,使贵族道教更加符合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葛洪可算集神仙思想之大成,第一个将道教教学系统化。   寇谦之,北魏道士,字辅真,北京人。谦之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曾到华山、嵩山修道。据称,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谦之天师之经,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令谦之整顿道教。谦之遂能辟谷,气盛体轻,弟子皆得其术。公元423年,老君玄孙授谦之《天中三真太文录》,使其能劾召百神,又授《录图真经》60余卷。谦之将经书献给魏世祖,世祖亲至道坛受符录,后人遂称为北天师道。他为北天师道的设治、署职、授录、炼法、上章制定了重要规范,他主张以清虚为主旨,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老。他重视符录、斋戒沐浴、炼炼金丹,依靠皇帝发动了一次灭佛运动,从而为发展北天师道取得了巨大成功。
    寇谦之得到北魏朝廷宠信后,又创立了一套佐国佑民的道教理论,认为"于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谋害国家",人们"勿怨贫苦"、"勿以贫贱求富贵"。他还制订出一套坛位礼拜、斋醮科仪,北天师道遂成为北朝的官方道教。

      陆修静(406-477年),金陵道士,字元德,吴兴人。魏晋以后,天师道团涣散,祭酒制度废弛,身无戒律,不顺教令,越科破禁,轻道贱法,早期天师道至此已涣散杂乱,如不重整道声,道教将濒于崩溃。正在这时,陆修静担当起整顿大任。宋文帝在宫中召见他,明帝以礼敦请他,并在北郊天印山筑崇虚馆,供修静居住。他在那里大力发展道教,宣讲教理,名震朝野。他首先整顿道教组织,健全道教管理制度,完善道教教理教义,并奉敕广收道经,加以整顿甄别,集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于一身,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成为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陆修静"祖述一张,弘衍二葛",继承张道陵、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教义,发展葛玄、葛洪道教理论,整理医典,他既是原始道教的改造者,也是两晋贵族道教名学派的综合者。他制订出新的道教斋醮仪式,使南天师?俯仰有节,进退有度,完善了道教科仪,为道教教理、科仪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陶弘景(456-536年),江苏南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士族文人,是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道教上清派派义与方术的发展成熟,茅山上清道团的成立,都与他有着密切关系。
    弘景四五岁便好书,九岁好写作,年少侍读,上表辞官,隐居茅山,建馆修道,喜爱松风,性好著述,著作达200余卷,撰写了《真诰》、《登真秘诀》、《养性延命录》等重要著作,并造浑天仪。梁武帝邀弘景出山参政,他画二牛:一头散放于水草之间,另一头戴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用鞭子赶着。武帝知其不愿下山,于是朝中大事,无不派人入山咨询,故有"山中宰相"之称。
    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图》将神仙分为七级,每级都有一位主神位于中央,将元始天尊作为最高尊神,并广泛吸收名教派尊奉的神仙,组成一个庞大完善的神系,表明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也表明他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改造道教的。他促进了道教理论的统一和系统化,到他为止,民间道教改造业已完成。
    陶弘景在科学和艺术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撰写了《本草经集注》,在古代中医学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在天文学上出做出了成绩。他重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留下了许多炼刀、铸剑、炼丹的著作。他的书画别具一格,卓然成家,对于军事兵法也有研究。

      在葛、寇、陆、陶对民间原始道教进行整顿改造、官方道教日见兴盛大的同时,龙虎山中的天师道也提出了"忠孝和佐国佑民"的宗旨,主张"诚、敬、忠、孝"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徒,从而获得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并世袭下来。

  • 上一篇文章: 道教概说

  • 下一篇文章: 道教创始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