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代考 魔域私服 托福代考 托福考前答案 魔域私服
 

 首页    学会版    综合版    术数版    命理版    相学版    风水版    择吉版    起名版    杂占版    探索版    文艺版    论坛   
 相 关 文 章
  • 疾病的预报(下)…[3691]

  •  热 点 文 章
  • 周易研究会章程(…[237848]

  • 电话号码预测[232459]

  • 黄大仙神签[174796]

  • 十二属相性格命运…[138503]

  • 手机号码演示命运…[100811]

  •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100369]

  • 姓名评分程序[88424]

  • 周公解梦全书[82697]

  • 姓名数字计算法[68827]

  • 图示学有六个原理…[68210]

  •  推 荐 文 章
  • 2015年人类战争军…[4391]

  • 人间审判大行动-【…[4665]

  • 无为而治 【…[5306]

  • 心灵的花园[6447]

  • 万教归宗-科教萌始…[6700]

  • 毛治国战略运畴的…[9127]

  • 中国龙脉风水理论…[15471]

  • 事业单位全员竞聘…[8293]

  • 科学家证明轮回的…[16887]

  • 正确看待人生命运…[10660]

  •  
      疾病的预报(上)       
    疾病的预报(上)
    [ 作者:不详    转贴自:术数网    点击数:3979    文章录入:云中子

     口甜的预报意义
      口甜又称脾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病源于脾胃,为脾胃湿热,热蒸上溢的外兆。少数为脾虚,虚火迫脾津上溢而为口干者,则又多见于老年阴虚者。
    口酸的预报意义
      口酸为肝味,口酸为肝液上溢之候,多为肝热上蒸所致。此外,土虚木乘亦可作酸,故口酸常为肝热的预兆。

    口苦的预报意义 
      口苦又称"胆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口苦的出现标志着肝胆经内有郁热,胆热上蒸,胆气上溢或肝移热于胆的病理,如《灵枢·四时气篇》曰:"胆液泄,则口苦",《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又如《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肝移热于胆,亦口苦。"等皆足以说明之。此外,口苦在《伤寒论》中还被作为少阳病的预兆,如《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即是。其他,口苦亦为心火重的征兆,如《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口咸的预报意义 
      口咸多为肾病的预报。口咸责之于肾,咸为肾之液,口咸为肾液上溢,其产生机制多为肾阳虚不摄,肾液上泛,或肾阴虚,虚火逼肾液上溢而致。 

    口腥的预报意义 
      口腥常为肺热的征兆。此外,口腥亦为肾虚阳气不足之象,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常出现特殊的口腥臭味。 

    白带的信号意义 
      生理性白带主要来自子宫内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阴道粘膜的渗出液,于排卵期及月经前后较多,白带为人体阴液,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尤与脾肾至为关联,因脾主运化,肾主蛰藏,如脾失健运,肾失封藏,皆可导致带下。此外,心、肝失职亦可致带下,如《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及为白淫。"肝疏泄失职或肝郁不舒,皆可影响带下。临床上,肝虚疏泄无度也可致清带绵绵不断。
      六腑亦同样可引起带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小肠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蠱。"出白溲,以及少腹冤热、溲出白液,即是。另外,带下与经脉的关系亦极为密切,尤受任、带二脉所束约,任、带失于束约则病带下,故《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可见,脏腑经络疾病可以反映于白带,白带对疾病有着重要的预报意义。

    白睛的先兆意义 
      通过诊眼内血络可以及早发现内体疾病迹象,白睛络脉诊分为络形及络色诊两个内容,络形方面指血管收缩或弯曲,怒张为动脉硬化之兆,而络色紫暗,络管迂曲或有出血瘀斑即为瘀血之征,络色苍白提示肺气虚,白睛色黄为黄疸,白睛色青为肝病白睛色黑为肾竭乃大凶之兆。
      民间流传的白睛辨伤法,即在白睛上辨识浮起的青紫或红色的筋脉以及筋脉末端的瘀血点,即所谓报伤点,根据报伤点的大小、色泽、位置而测定伤的部位及程度。如报伤点小如针头,呈淡黑、深黑、或褐色,在瞳人水平线以上的伤在胸胁,以下的伤在背部,在左眼的伤在左侧,在右眼则伤在右侧。此处,白睛蓝点或蓝斑也为蛔虫的报标点,如王氏报道,白睛黑点多指眼球黑球左、右上方的白眼睛区有近似圆形的一个或数个直径为1-3毫米大小的黑色斑点,而白睛突凸、状如鱼脬、气轮努胀又为肺气不利之证。
      近来,巩膜痔征诊断内痔已被人们所重视,如林氏报道,观察的50名内痔患者巩膜痔征均阳性,部位在巩膜的外下方,约在眼球圆形5-6点之间处,球结合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呈粗大、明显充血、曲张,有一条毛细血管为一个痔核。其末端有分支的为有两个痔核,毛细血管细小不曲张的为小痔核。粗大、明显曲张有力的为大痔核,痔征出现于左眼的为肛门左侧有内痔,反之则在右侧,如两侧都有则左右均有。 
      近来还注意到巩膜可以作为癌的预报,如有报道眼球上半部结膜下层呈"一"字形的静脉显露为阳性,肝癌阳性率达47%,食管癌阳性率为35%,肠癌阳性率为30%,胃癌阳性率为28%,眼球上半部结膜表层血管的异常走向,健康人呈人字形走向,如出现横行血管,使血管走向呈V形属阳性,肠癌阳性率为69%,胃癌阳性率为58%,食管癌阳性率为57%,肝癌阳性率为45%。
      上述说明,白晴络脉是早期发现人体疾病的一个重要区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意义。


    鼻相的先兆意义 
      鼻部,即明堂。位于人体面部的中央,在面部色诊中具有重要意义。《灵枢·五色》篇写到:"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说明面色可以取决于明堂。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因鼻为肺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主鼻",《难经》四十难说:"鼻者,肺之候"。足阳明胃的经络"循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出抵鼻,"而且根据中医"内外合一","中以候中"的原理,鼻部位于面部正中,集中了五脏的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因此,明堂及其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精气的变化,预报疾病的潜在。
      鼻除能预报疾病外,还主寿夭。如明·陆位所说:"十二官皆在于鼻,主寿之长短也。""鼻梁柱端直,印常平阔,山根连印,年寿高隆,准圆库起,形若悬胆,齐如截筒,色鲜黄明。"是为吉。便可说明鼻在寿夭方面的预测意义。总之,鼻岳为面部五岳之主峰,一般而言鼻岳高起,端直丰厚,色泽红阔,准头圆,鼻孔不露,所谓"光润丰起,高隆端直如悬胆"主寿;反之鼻塌不正,壁薄色枯是谓夭。鼻的形态对人体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如状似虎鼻者多勇,龙鼻为福相,鼻若悬胆,斑超英才。鹰嘴鼻为人阴险,猴鼻善疑,牛鼻宽容,鼻头尖细者善出*计。

    鼻相的预报意义 
      鼻为面部五岳之中岳,为一面之柱,所谓五岳,即额为衡山,颏为恒山,鼻为蒿山,左颧为泰山,右颧为华山。为面部的五个突出部位,皆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明堂是面部望诊的准绳,故鼻又称为面王。《灵枢》中指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足见明堂在面部色诊中的地位,也证实了明堂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鼻预报脾胃疾患尤有特殊价值,鼻准与腹脐遥遥相对,皆为诊脾之要害部位,所谓上诊于鼻,下验于腹,临床颇有验证。如《金匮要略》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及"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临床上一些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之前,首先发现鼻头冒汗及色泽改变,道理即在于此。
      尤须提及,明堂伏色还可以预测五脏精气的盛衰,例如久病之人,经过多方医治,苍白的脸面上,如见明堂部位黄色隐现则为脾气来复之征兆。然黄色必须光泽明润,如虽有黄色见于鼻,却干燥如土偶之形,又为脾真脏色见,预兆脾气绝,主死。鼻头色黑而枯燥者,房劳;黑黄而亮者,有瘀血;赤为肺热,鼻孔干燥、目瞑、漱水不欲咽者,欲衄也,鼻孔黑如烟煤而燥者,阳毒也,鼻孔煽张者,肺绝也;但煤黑而不煽不喘者,燥热结于大肠也;黄黑枯槁,为脾火津涸,大便燥结鼻塞浊涕者,风热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也,鼻头汗出如珠,为心脾痛极。
      此外,鼻与肺部疾患也密切相关,鼻为肺窍,肺通则窍通,肺壅则鼻塞,正如陆位所曰:"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露苗也,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鼻纹对疾病亦有一定诊断意义,如蜘蛛痣的肝硬化患者,病程都多可沿长,而鼻部出现蟹爪纹疗效都差,且都死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鼻纹的出现有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食道下端与胃相连,阳明胃经起鼻安中,故鼻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食道静脉回流障碍似有一定联系。此外,鼻孔也能反映疾病状况。如《证治准绳》曰?quot;鼻孔干燥者,属阳明之热,必将衄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热深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孔煽张者,为肺风,肺绝而不治也"。以上说明(明堂),对疾病的预报有一定价值。


    闭经的先兆意义
      闭经无非有三,一为有瘀,二为痰阻,三为肾亏。其中,血瘀脉络受阻而致月经不来者,多为胞宫受寒、气滞血瘀,此外,癥瘕也可形成闭经。如卵巢肿瘤最为多见。
      闭经先兆的临床意义还以预报痰阻及肾亏价值较大,多属现代医学的内分泌失调,包括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肾上腺闭经、甲状腺闭经。其中,内分泌功能不足的多表现为肾亏型,内分泌功能亢进的多表现为痰阻型。此外,全身性疾病中的肥胖病、糖尿病等,闭经也常为其征兆。


    便血的先兆意义
      便血常为癥瘕,脾虚不统血及瘀血的外兆,便血在《内经》亦称为"后血"(《灵枢·百病始生》)。便血色暗而质清,主要对远端脏腑疾患,尤其是血液病具有重要的预兆意义,常为脾虚不统血、肾阳虚封藏失职的征兆,特点为先便后血,又称远血。现代医学认为对有出血倾向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霸性贫血,血友病,皮肤瘀斑等常为有力佐证。色泽暗黑则内有瘀血之象。特点为大便反易行,如《伤寒论》蓄血证237条说到:"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主?"。现代医学认为色少而暗红并伴有腹部剧痛及休克证者,常为内科急证、急腹证征兆,如腹部无痞块的应考虑肠系膜血栓形成,多见于心力衰竭,血管硬化及心内膜炎,如腹部有痞块,则为肠套叠,结肠癌,肠息肉,肠扭转等病的可能。
      便血色鲜而质浊则主要对近端脏腑具有预报意义,常为湿热内壅,下注大肠的征候。此外,火毒客肠,阴络受损及风火迫肠等肠毒、肠风也常以便血为特征,便血特点为先血后便,又称近血,或伴有脓性粘液及腹痛、里急后重。此外,四十岁以上出现近血如伴大便变细及大便习惯改变时,尤应注意直肠癌的警号,但直肠癌见便血,临床症状虽为早期,而病理进展已属中晚期了。
      其他,无论远血、近血、血滑不止,或是病久而滑或气虚而滑,皆属危候。如张景岳曰:"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气虚而滑,或因误用攻伐以致气陷而滑,凡动血之初,多由于火,及火邪即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虚即滑也"。另外,"大便下紫黑败血者,此胃气大损,脾元脱竭,血无所绕,故注泄下行,阳败于阴,故色为灰黑,此危剧证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齿病的凶兆意义
      齿为骨之余,故齿长而垢者,预兆骨先死。如《灵枢·经脉》篇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素问·诊要经终》亦曰:"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此外,齿槁又为肾液竭的凶兆,见此者,大多预后不良,如《灵枢·寒热病》曰:"骨寒热者……齿已槁,死不治"。临床上齿光无垢预后不良,叶天士十分注重齿龈对疾病的预报意义,如曰:"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也可"(《温热经纬》)。此外,叶天士还注意到齿瓣,认为齿瓣黄如豆瓣色者多险。
      前人还注意到齿根枯白者为大虚之征,又言:"唇亡齿寒为衰惫之兆,齿如黄豆者,肾气绝也,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阴阳俱竭也,唇肿齿黑者,死证也。唇肿,唇黑齿焦者肿胀之死证也。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也,目无精光,齿龂黑者,心肝绝也。唇枯齿干者,死候也。"总之,齿牙暴枯、暴黑或暴寒者皆为热病的三大凶兆。
      综上所述,牙齿是预报津液存亡的指示器,在实践中,尤其在温病学中具有重要的预报意义。


    唇病的凶兆意义
      唇的改变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凶兆意义,如"唇吻反青,四肢执习者,肝绝,环口青黧,柔汁发黄者,脾绝。鼻黑唇肿者,肺败。厥而青肢冷者,为入藏即死。"(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诊唇法)《证治准绳》曰:"口张气直,口如鱼口,口唇颤摇不止,气出不返,皆不治也。"《望诊尊经》载:"舌卷囊缩,唇青黑者,死证也"。临床上,唇青黑多为循环衰竭的恶候,预后往往不良,惊风出现口撮多为险兆。再如朱丹溪所曰:"凡下痢……唇如硃者俱死"(《医门法津·痢疾门》)等,皆可说明唇的异常在许多疾病中具有提示凶兆的意义。


    唇病的预报意义
      上唇属肾,下唇属脾,内含齿舌,内外相呼应,同候脏腑精气。
      唇形的改变可以预知某些疾病,因唇为肌肉之本,脾之外华,因此,从唇的枯润泽晦可以窥知脏腑气血精微的盛衰状况,如唇红舌光泽主吉,枯干黯滞主凶。首先,唇最能反映脾的病状,如唇揭为脾实,唇纵为脾虚,唇短缩者脾败,《灵枢·本藏》所曰:"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者偏倾也"即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也曰:"唇黑者,胃先病。"另外唇色的改变尤能预报疾病的虚、实、寒、热,如唇白主虚寒,唇黄为湿热,唇红主实热,唇紫主瘀,唇黑为败色,唇颤又常为中风先兆,心脏病人、患肺心病者,唇呈紫暗或紫蓝色。再如,成人唇撮为内有肝风之兆,小儿撮口为脾风前讯等,足见唇对疾病的预报极广,五脏六腑无不赅及。
      此外,唇的改变尤为肌肉病变的先兆,因唇为肌肉之本,脾主肌肉,唇为脾之外窍,因此观唇相能窥知全身肌肉状况。如唇槁泽晦则预示全身肌肉津亏失濡,而唇润红活提示周身肌肉气充血足,若唇反则肉先死,故《灵枢·经脉》曰:"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如《灵枢·寒热病》曰:"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
      据报道,上唇系带的小白点为有痔疮的征象,据称准确率达80%。以上说明,唇犹如人体肌肉的一面镜子。


    大便秘、滑的信号 
      大便滑指大便滑脱不禁,为临床恶候,乃脏大虚信号,无论气虚下陷魄门失约,或脾肾阳虚,关门不利,皆可出现大便失禁,均提示预后不良。常出现于中风、脱证及厥证昏仆。此外脏毒深度昏迷时,也常出现大便失禁,大便失禁无论在热极或虚极时出现,皆为不良凶兆。
      大便秘,指大便秘结,数日不下,老人和体虚之人出现,多提示虚秘,腹多无苦楚,若伴气短乏力则为气虚秘的征兆,而兼见面青恶寒,小便清长,则为阳虚冷秘的警号。又如见口干便干咽干,又为阴虚便秘之象。心慌甲白面萎又为血虚便秘之征。青壮年人多出现实秘,如见面赤、腹胀、口臭、潮热则为实热便闭之兆。总之,大便闭提示非虚即实,全在腹部有无胀满之异。张景岳则认为:"有火者,便是阳结,无火者便是阴结,以此辨之,岂不了然,余故曰凡斯二者,即秘结之纲领也"。相对而言,大便实闭比虚秘更为危候,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把"前后不通"定为"五实死"的主证之一,《灵枢·病本》篇强调"大小便不通,治其标",即认为二便不通为许多疾病的当务之急。
      此外,病剧而矢气连连不止者,为气虚下陷的标志,有元气将脱之虞,而大便色坏,无粪气者,为大肠气绝胃败之凶兆。 


    呃逆的预报意义
      哕,又称呃逆,朱丹溪曰:"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哕有预报脏危的独特价值。如《素问·宝命全形篇》曰:"病深者,其声哕"。《灵枢·热病》亦曰:"热病……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张景岳也指出:"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胃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说明哕对病危确有重要预报意义。总之,虚呃无论根源于何脏,皆为不祥之兆,如《杂病源流犀浊·呃逆源流》说:"一曰气呃,劳役过度,努伤中焦,丹田之气逆而上行故呃,急调气。中气大虚不时发呃,急补益。元气不足,胃虚而呃,非培元不?"。所谓虚呃与一般呃逆不一样,呃声呈低远,并必见气不相接续,形衰神惫,头倾视深,畏寒肢冷,面白脉弱等脏大虚之象,久病重病见之,必为不实之兆。如久病大病之后,或误治坏证,呃一二声而音低,不能接续,提示中焦虚惫,预后不良。痢后发呃,脾胃败兆,大病后大发呃,真元之气绝不治,称为脱呃败呃,皆凶讯也。
      哕主要有虚实之分,其中,实呃呃声有力,且频频而出,呃声弱而短并无身体其他危象,虚呃则呃声无力,继续难接,声弱而长,尤其叹息式、呻吟式哕,见于久病重病的晚期,最为危兆。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发生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应予重视。一种情况是出现于代谢中毒,如糖尿病、肝昏迷、尿毒症晚期时,提示预后较差。另是全身毒血症如伤寒、痢疾;肺炎、心包炎、胸膜炎等,或脑部疾患,如脑炎、脑膜炎、脑溢血、脑肿瘤等,或狂犬病、破伤风诸病,发生呃逆皆预后不良。此外,急腹症,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肠穿孔、肠梗阻、出血性胰腺炎等,亦提示病情严重,故出现于上述情况下的虚呃应视为警号。


    肺病七情的预兆 
      "肺藏魄","肺在志为忧","肺在声为哭"。因此,"魄-忧-哭"异常综合征,为肺病的七情征兆。临床上失魂落魄,无故悲忧善哭应警惕肺病的隐伏。如《难经·十六难》所说::"假令得肺脉,其外证……悲愁不乐,欲哭……有是者肺也"。


    腹部预报脾胃病
      脾胃内藏于体,外应于腹,腹部是观察脾胃最直接的部位,腹皮的厚薄、色泽、寒温及韧软可反映脾胃的虚实盛衰。
      如腹皮厚实者肠厚实,腹皮薄者肠薄,腹皮温暖而明润者脾充,腹皮冷而色晦者脾弱。腹皮温度还可预诊脾虚阴火和脾实阳火,如初按灼手为脾胃热而实火内充,然久按烫手则提示脾虚阴火内伏的可能。
      此外,人体背部为阳海,背部发凉不阳虚之兆,腹部为阴海,故最能候人体阴气,如胸腹部常发热,多提示为阴虚之体。


    肝病七情预兆
      "肝藏魂","肝在志为怒","肝在声为呼"。故肝的七情先兆为"魂-怒-呼"异常综合征。临床上神魂的变化,如神魂不定或性情变得急躁易怒和言语善呼,多提示肝病的开始。《难经·十六难》所说:"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怒……有是者肝也"。可见一斑。


    精液清冷的信号
      精液冷而清稀又称"寒精",如出现于中、老年则为肾虚命火衰的征兆,如青年时期即发现又为先天元气不足,无子的预兆。现代医学认为精液清冷常为许多内分泌疾病的标志,如性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或脑垂体功能减退,诸如睾丸炎后期、睾丸发育不良、隐睾、阿狄森氏病、西蒙氏病等,其精液清冷皆为重要信号,并常伴有阳痿、早泄等症,以上皆说明精液清冷是脏虚、劳症的标志。

    眉先兆理论基础
      眉为肾所主,为肾之外候。肺主皮毛,故眉毛候肾及肺。也反映气血的盛衰状况,因此眉毛为预报肾及衰老的重要标志。
      视眉毛的粗细长短色泽以及眉间距(眉宇),可以知道人的体质强弱及性格状况。如眉毛浓密者体质较强,精力充足。眉毛疏淡者,体质多弱,精力偏差。眉毛粗短者,多性急易怒,常罹急暴病。眉毛细长者性多温柔反应慢。眉毛为:"V"字形者,性多凶悍。两眉为"八"字形的,性多怯弱。扫帚眉,性格狡黠,眉间距宽的胸怀多宽广,眉间距窄者多狭而猜疑。
    相的预报意义
      眉相与肾气的盛衰及衰老密切相关。如眉毛黑而浓密光泽的提示肾气充足,眉毛淡疏的肾气较弱。40岁以后为眉毛外侧逐渐掉落为自然衰老征兆,40岁以内眉毛掉落较频的为早衰先兆,尤其外眉1/3稀疏为肾气衰减标志,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则常见此证。故眉毛又称为"保寿官",和寿夭有密切关系,老寿星的眉毛也多偏长。
      眉毛黄而枯焦,为肺气虚的征象,小儿及营养不良患者常呈此相,眉毛黑而色泽光亮的又为气血充足的佳兆。
      此外,眉间部位对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眉间部位称为印堂,又谓之"阙",乃肺部色诊之位。肺部疾患,往往在查印堂时已有所显现,如肺气不足的病人,印堂部位呈现白,而气血郁滞者则变为青紫。 
      前贤还认为印堂为紫炁星,在两眉头中间,要丰阔平正,两眉舒展方为吉相,所谓"印堂平正命宫牢"(《神相全篇》)。

    预兆临床意义
      梦是大脑部分高级神经活动在睡眠状态下的持续。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梦包括幻梦、再现梦及灵感梦,为昼日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的痕迹重现,也包括心理的感传或受了外界的刺激所致,一般为良性梦。可起到心理平衡,心理疏泄及心理预测等作用。病理性梦的产生则多为内源性,往往来源于体内潜伏性病灶产生的信息,多为恶梦。因此,梦具有反映疾病的物质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异常梦的发生机制是机体潜伏隐性病灶的病理信息在睡眠状态下对大脑反映的持续,睡眠状态下病灶发出和病理信息,比在觉醒状态下容易引起大脑的敏觉。为什么梦能对疾病进行预报?有人认为因为入眠以后,机体基本处于休息状态,传到大脑的兴奋信息大大减少,大脑的兴奋波也基本平息。因此,对疾病早期的微弱刺激始能得到敏感,大脑皮层处理完白昼的繁多信息后,方能对这静中的细小反应产生应激,这就是梦能预报潜病的道理。本世纪邓恩所著的《时间试验》一书中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时间有相互垂直的多维分支,任何人的知觉不仅可以接触到现在,也可以同样方便地接触过去和未来,因此产生预言性的梦是可以信赖的。足见,异常梦境是有预兆疾病的可能性的。 
      《内经》对预兆梦早已有所记载,并认为预兆梦能反映脏气的虚实盛衰。如《素问·方盛衰论》说?"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再如《灵枢·淫邪发梦》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炎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皆表明《内经》已经注意到了梦与疾病定性定位的关系。
      根据七情与五脏的关系,梦怒可预兆肝气盛,梦恐惧则预测肾气虚,梦哭为肺气虚,梦笑为心气盛,梦歌为脾气盛。
      临床上,内源性梦逐渐增多,尤其恶梦频作,往往预示人体某部可能有潜在性病灶活跃,因为恶梦增多是机体潜在性疾病向大脑发出的信号。如据报道,心绞痛发作前,恶梦不断,伴呼吸加快,心率增速,血压升高及情绪激动。又如心血管性潜在性疾病,诸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则多梦见惊恐噩梦;消化系统疾病常梦饱食;精神疾患则以梦哭,梦游为先兆;呼吸系统疾病易梦受压现象等。至于某些预感梦多为心理感应,对预测疾病仅供参考。

    面色的预报凶兆 
      败露无余的色泽,称为真脏败色。五脏的真脏色根据《内经》记载,肝的真脏色是"青如草兹",脾则"黄如枳实",心为"赤如衃血",肾是"黑如炲"。真脏色象征脏腑精气将竭,实践中凡见到真脏色,主病情危重,由于真脏色多枯涸无泽,浮露于外,故又称夭色,预兆疾病严重。如久榻病人忽然显见一种奇特的色彩,娇艳如妆,仿佛"精微"象见,其实是回光反照,称之为"妆色"是病重的凶兆。故《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应值得注意。
      面色还可预报卒死,如《灵枢·五色》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病小愈而猝死者,何以知之……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面色并可预报经络气绝,如《灵枢·经脉》记载:"手少阴气绝……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神色的表现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也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神色的晦、明、露、藏可推断预后的顺、逆、吉凶。据面部色泽的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则系脾色外露,色青的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其可贵的是,通过分部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光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当脉尚未及变化时,色即已显露于外,色诊的灵敏度往往更大,正职《灵枢·官能篇》所说:"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因此,实践中预兆色极有价值,如肺劳瘵病人两颧出现胭脂红为火克金主病重,面部出现黑色则提示肾的真脏竭为不良预兆。
      还有,通过色诊,可以推测疾病的表里轻重,在《灵枢·五色》篇记载有:"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确可视为诊色之总纲。

    目对肝病的预报意义 
      目为肝窍,是为肝之外候。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气通于目",故肝病极易反映于目。如《望诊尊经》曰:"目大者,肝大。目小者,肝小。目深者,肝坚。目露者,肝脆。目高者,肝高。目下者,肝下。目偏倾者,肝偏倾。目端正者,肝端正。"《审视瑶函》说:"目睛属肝"都说明了目候肝的特殊意义。
      肝主升发疏泄,目位高巅之上,惟肝气充旺,阳气上升,目始能受煦而视,因此,《内经》曰:"气脱者,目不明。"强调了目视与肝气升发的关系,临床上,虚脱患者,首先出现目视不明的症状,李东垣说:"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目视的减退意味着肝气的亏虚和早衰的来临,如《灵枢·天年》说?"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眼的周围网缀着许多经筋,支配着眼睑的开合和眼珠的转动,肝主筋为罢极之本,因此眼睑的开合失司或眼珠的转动失灵,皆可反映肝的病变。又"肝受血而能视"故视力减弱是肝血虚的征兆。以上说明目是预报肝疾早衰的重要器官。

    目对诸疾的预报
      目对全身许多疾病都有先兆意义,如《素问·评热论》记载的:"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灵枢·癫狂》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素问·平人气象论》曰:"目黄者曰黄疸"皆可说明。《金匮要略》论目达40余篇,是继《内经》之后目诊的又一发展,张仲景通过目睛的形、色、神进行辨证,尤详于目的早期诊断意义,如:"目圆者,痉,不治"。
      目对疾病的预报极广,如眼圈发暗常为失眠、失精家和有瘀的信号,此外,肝郁、脾功能不良(尤为小儿)亦常常出现眼圈明显发暗,而目下瘀斑则又为妇科疾病(包括子宫、附件、卵巢)之征兆。 
    眼几乎与全身疾病都有关。如眼结膜充血是麻疹、狂犬病早斯的重要征兆,肝炎、肝癌、肝硬化的视力下降,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妊娠中毒症的眼底血管改变,脑卒中的瞳孔变化,白血病的视野改变,耳源性眩晕的眼球震颤,癌肿转移的视力改变等等都表明眼可以预报全身许多疾病。此外,眼睑反复炎症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眼球突出是甲状腺肿的征兆,眼与口、肛的慢性溃疡要警惕白塞氏病,眼皮下垂是重症肌无力的征兆等,都表明眼与全身性疾病的联系之广,影响之深,眼对全身性疾病确有着广泛的预报作用。 

    目神的预报意义 
      心藏神,心为目之府,故神通于心,外应于目,目是传神的器官,也是神病的外观,有正常的神,方有正常的视,神乱则视惑。《内经》曰:"目者,心使也"(《灵枢·大惑》),"志与心精共凑于目"(《素问·解精微论》)皆强调了目与神的关系。目为神的"荧光屏",目能最早反映神的状况。中医强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察目是判断心神存亡的关健。大凡目光迥迥,顾盼流星,黑白分明谓之有神。而且直视深、目暗睛迷,甚至瞳神散大者谓之失神。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视深即言两目深陷无光,是脏气败竭的征兆。目光散乱又是神散的标志。目神不仅可以察脏腑精气的盛衰,还可预兆精神疾患的变化。如神采飞扬,目视逼人为狂证先兆,而神色暗淡、目光呆滞又为癫证的预报,目光忧郁则为郁证的前讯,可见目实为神之外镜。

    目凶兆临床意义 
      《灵枢·四时气篇》曰:"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临床上,目内陷、目黑和目暴盲皆为三大凶兆。目内陷、甚而露精为脏精竭,《内经》早有记载:"目内陷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目黑为肾竭,目暴盲为气脱,故皆为预后不良,此外,目睛直视,如《伤寒论》大承气汤证,为阳明邪热灼伤津液,津不上承,目系失濡之凶兆,而瞳子高、双目上视又为风症、惊风、痉病的不良征兆。
      此外,目尤能反映经气的竭绝,如戴眼为足太阳气绝的兆候。故《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此外,两目直视为少阳终之兆,如《素问·诊要经终》说:"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
      又"目为心之使",故能外应心之危候,"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君主一动、百官皆摇。心主神,故目光最能反映心神的异常,因此视目光有神、无神常为心神存亡的标志。临床上瞳仁神光自散、目不识人常为亡命欲竭之凶象。故《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
      目在预报五脏绝证方面也很有意义,如前贤认为,中风、鼻鼾目瞑者,肺绝。直视摇头、汗出者,心绝。目合、厥不知人,爪甲青者,肝绝。狂言目反、直视、遗尿,肾绝。目陷睑收,或眼睑暴垂者,脾绝。若直视不转睛,则五脏俱绝矣。说明目在预报五脏凶证中确有突出价值。

    尿多而稠的信号 尿多而清的信号 尿的凶兆意义 尿少的先兆意义 
      味甜或脂尿,为消渴病的信号。《外台秘要》首先记载了尿甜、脂尿对消渴病的信号。如曰:"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又曰:"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

    尿多而清的信号 
      一般多提示脏虚,症状见腰酸畏寒肢冷者必是肾虚、下元不固的标志。多出现于夜间者,为肺、肾虚,治节无权下元失约之象,而食少乏力者又为中虚不能统摄之征。
      此外,"饮一溲一"尿不甜者则是肾失封藏的警告(现代医学尿崩症)。现代医学还注意到尿多、腰酸、眼皮浮肿,为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复发的标志。

    尿的凶兆意义 
      尿异常,在许多情况下,是病情恶化的信号。如尿闭,为气大虚之尿闭,气无以化,最为凶候,如《杂病广要》载曰:"凡气虚而小便闭者,必以素多斵丧或年衰气竭者,方有此证,正以气有不化,最为危候,不易治也"。反之,尿多如注,同样为凶兆。如《内经》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素问·气厥论》)。"仓禀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再如气尿,即尿有大量气泡,古书记载为消渴病的凶兆。此外,尤应注意小便失禁为疾病入脏的凶兆,如中风、昏迷、厥、脱证,出现小便失禁者,为疾病严重的信号。如《赤水玄珠》说:"不通为热,不禁为寒,乃心肾气弱,阳道衰冷而传化失度"。尿少伴恶心、瘙痒、头眩为关格的征兆,是脾肾阳衰,浊毒不化,清浊相干的恶候,慢性肾炎尿毒症见之,预后不良。另外,如老年出现无痛性血尿,又往往为泌尿系肿瘤的信号。其他,如尿出粪便,古人称之"交肠",为尿道直肠瘘的恶讯,如《杂病源候犀烛》载曰:"丹溪曰,一妇人嗜酒,常痛饮,忽糟粕出前窍,溲尿出后窍,六脉皆沉涩……三月后必死,果然。" 

    尿少的先兆意义
      尿少非为肺病即为肾病。如尿少伴面浮恶风咳促,为肺气失宣,风水之兆,水气在皮不恶风为皮水之征。尿少伴腹大足肿,谓正水、石水,为水气在里,提示脾、肾阳虚失于运化,水气内停的标志。 尿浊而浑的信号 
      也称"白浊",《内经》称蠱,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蠱"。其色浓而腥臭的多提示下焦湿热,如尿浑如米泔,伴口干、潮热的为肾阴亏尿浊,色淡而清长的为脾肾阳虚、膀胱泌别失职、脂液失约的标志。
      尿呈乳白色,现代医学称为乳糜尿,为丝虫病的特征,《诸病源候论》称之为膏淋,如曰:"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脂液,故与小便具出也"。至于男性尿液挟精,又称为"白淫",多提示思欲不遂,郁热内生致忍精败液,留滞精室,挟于尿液的病患。如《内经》说?quot;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素问·痿论》)尿后有白色粘液状物排出,称为"白浊",为前列腺炎的征兆。 呕恶哕为内火标志 
      呕、恶、哕除预兆疾病的虚寒情况之外,对胃火、肝火、肺火亦颇有提示意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临床上,无论胃家实火、胃气失和,或肝胃不和、肝逆冲胃,或外邪干肺、肺气不降等,皆可引起呕恶。此外,胃阴虚之虚火,肝郁之郁火等,亦都可以导致胃气不降而产生呕恶。故张景岳说:"火在中焦而作呕者,必有火证、火脉,或为热渴,或为燥烦,脉必洪数,吐必涌猛,形气声色必皆壮丽。若察其真有火邪,但降其火,呕必自止"(《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
      哕,为火所致者也不少,除实火之外,大凡胃阴受损,虚火上逆,或中焦有伏火,暗灼胃津,或温热病邪伤及胃阴、虚火内郁皆可致呃。如《杂病源流犀浊·呕逆源流》曰?"阴火上炎而呃,其气从脐下逆上,盖上升之气,至肝而出,中挟相火也"。实呃多因火热,虚呃多责虚寒。现代医学的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等常出现实呃。实呃与病深脏败之哕不一样,并无元虚脏竭之象。临床上呃逆对中焦有火,无论胃阴不足之虚火,或胃热之实火都很有预报价值,前者必兼口干舌质红,后者则伴口臭、便干、舌苔黄等症。

    皮肤出现白斑的预兆
      皮肤突然出现白斑,多为风邪入内、气血不畅所致,脱屑瘙痒的为白癜风之征。此外顽固性白斑易存在癌前变的隐患,应予警惕。 

    皮肤出现黑斑的预兆
      多为肾病之披露,常为肾阳虚、肾色外现之象,或肾阴虚、肾色外越之征。黑斑常为预后不良之兆,如《灵枢·五色》曰:"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如伴潮热耳鸣,腰酸遗精又为肾阴虚黑斑。另外,黑斑在《诸病源候论》称为"面黑皯",现代医学认为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有关。出现于面颊及全身暴露部分,常是阿狄森氏病以及席汉氏病之征兆。此外,肝病、恶性肿瘤也有黑斑出现,但多为弥漫性。 

    皮肤出现红斑的预兆 
      皮肤出现红斑多为内有热象的预兆,大多为阳斑,如色鲜红,伴潮热口干、心烦舌红者,为阴虚火旺的标志;色艳红、口渴、便干又为血热妄行之征,而斑块脱屑、瘙痒、心烦则为血燥挟风之兆;如呈蝶形分布于面部鼻两侧,又兼发热、关节痛,应警惕斑狼疮的发生,分布在关节周围的要注意风湿性关节炎;如红斑大而憎寒壮热、淋巴结肿痛,又为丹毒的标志。此外,红斑细碎密集,伴发热出现于小儿者,多为猩红热信号。 

    皮肤出现黄褐斑预兆
      为郁证的征兆,常见于妇女,多为肝肾失调、肝郁的标志,常见于更年期及孕妇,又称"肝斑"、"妊娠斑",每为内体存在阴虚或湿热的外兆。西医认为,多由慢性肝胆疾患、女性生殖系疾患、结核、恶性肿瘤疾患以及内分泌失调所致。 

    皮肤能预报疾病
      《内经》根据皮肤预报疾病已有消瘅、痹肠中积聚、不耐痛等记载,如《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
      临床上,皮肤黑变,多为虚劳、黑瘅(女劳瘅)瘀血之兆。现代医学的内分泌失调、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即可见面黑。另外,全身皮肤出现瘙痒,又常为糖尿病、白血病、隐性黄疸病的预兆,尤其外阴部瘙痒常是消渴病的信号。此外,面部蝴蝶红斑是红斑性狼疮的标志,皮肤甲错为瘀血的征象,黑棘皮肤病提示腹腔癌症。
      近年来还发现,皮肤可以预报胆固醇异常,胆固醇过高时,皮肤上会起小肿疮,它的表面光滑、呈黄色多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尤其眼皮及面部的黄色小疮肿往往是血内胆固醇过高的外兆。
      此外,皮肤对遗传性疾病亦有一定预报意义,许多遗传性疾病在皮肤上均有标志,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在腋窝、会阴出现咖啡牛奶样斑常为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的外部先兆。期望通过表皮嵴线来探测染色体缺陷和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已为现代皮纹医学的宗旨,皮纹的结构异常贮载着一些遗传性疾病的信息,无论手或足的皮纹嵴线包括指纹、屈纹的异常都有一定预诊价值。
      须要提及的是,皮肤对疾病吉凶的预报有着重要意义。皮肤贵在宽缓滑柔,紧急濇涸乃皮肤之大忌,皮枯毛落为肺绝之征,如《灵枢·经脉》说:"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皮肤颜色的变化亦可为凶证的预兆,如《灵枢·五色》曰:"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此外,关格病、消渴病及黄疸病及癌症出现皮肤瘙痒均为不祥之兆,说明皮肤异常往往可以作为疾病的恶讯。故《内经》一再强调皮肤腠理对疾病的预报作用,如《素问·三部九候》曰:"皮肤著者死",《灵枢·五变》曰:"肉不坚,腠理疎则善病风"。

    皮肤出现青紫斑预兆
      皮肤出现青紫色斑,多以虚象为主,常为脾虚不统血的征兆,或肾阳虚不摄之象,故称为阴斑。如伴身热口渴、苔黄脉数、斑块密布,又为血热妄行紫斑。而口粘苔腻、斑仅见于下肢者,则为湿热下注紫斑,二者皆为阳斑。
      现代医学认为,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紫斑,为血小板减少的信号,如伴有牙龈出血,妇女月经过多,则更应怀凝之(血小板在8万/立方毫米)以下者更足以证明之。如紫斑频出、斑块密布,则为不良之兆,应谨防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皮肤出现赘状物的预兆
      皮肤赘状物以交界痣最为凶讯,交界痣即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黑痣,可能为黑色素瘤的前驱痣,如痣出现边缘发红、痛痒,要警惕癌变的可能,如出现众星拱月的卫星痣则为已癌变的大凶之兆。皮肤黑棘状赘生物则为内有癌(尤其是胃癌或腹部恶性肿瘤)潜伏的报标证症。

    皮疹的预报意义
      皮疹多为内体有热毒发越于外的标志。如粟粒状红色皮疹,若伴发热流泪发生在小儿者,为麻疹征兆。发热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的为风疹信号。西医认为发热、咽红痛、淋巴结肿大,应警惕猩红热。皮疹伴发热、头痛颈强和喷射性呕吐,又为流行脑脊髓膜炎的征兆,此外,无热瘙痒、大便干结,又为肠胃积热、毒热外攻的标志和风毒外泄之兆。现代医学还认为,粟粒状皮疹多为过敏的外露,有的与内分泌有关,如青春期粟粒状皮疹即疲乏的凶兆意义
      疲乏常为一些晚期疾病的凶兆,尤其为慢性代谢自体中毒的凶兆,预后多不良,如水肿、关格症、黄疸后期、消渴晚期、癌晚期,常表现为衰弱性疲乏,虽长期休息也不得缓解,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尿毒症,肝硬化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等。而恶性肿瘤的疲乏,是一种顽固性的恶性疲乏,称为癌疲乏,是为大凶之兆。重症肌无力亦会出现疲乏危象,则易呈生命危险。此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如梅毒、结核晚期,由于毒素内扰,亦常出现恶性疲乏,即为中毒性疲乏,同样为不祥之征,尤须注意,极度疲乏伴畏寒肢冷善欠,又为肾阳虚命火衰弱之兆,预后往往不良。
      心理恶性疲劳是许多情志病的凶兆。巨大的心理创伤,可遭致严重的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可以引起生理疲劳,生理疲劳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理疲劳,二者之间形成恶性病理循环。因此,情志导致的心理疲劳,比其他因素引起的疲劳危害性更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疲乏是虚证预兆 
      无论脏虚、络虚还是气虚、血虚,不管是气血生化障碍,抑或气血耗散太过,皆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荣而出现疲乏、疲乏既是化源不足的信号,也是消耗太过的警告。故疲劳不仅对各种虚证、虚劳有重要的预报意义,并且也是许多消耗性疾病如消渴(包括现代医学尿崩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结核病、遗精、带下等病的报标症。
      疲乏也是许多内分泌疾病的预兆。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阿狄森氏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席汉氏综合症,代谢功能低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克汀病、呆小病)以及代谢亢增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耗氧过度病,皆可以疲劳作为前躯症状。

    疲乏为湿邪信号
      温热之邪袭体,常以疲劳作为征象,如风温邪袭肺卫,肺失宣发,肺气不布,机体失煦故以乏力为疾病的开始,特点为伴有头痛、恶风和口渴。湿温初起,脾被湿困,精气无以转输,而以肢重怠惰为先驱症,除疲乏外兼见胸痞食少。暑温、暑邪耗气伤津,元气大伤,则以肢倦神疲、脉虚无力为征兆,且常具见多汗、口渴及脉数而芤。春温,温邪发于气分,热郁于里,毒伏于内,气分首伤,故亦以疲乏为先见症,还常伴心烦口渴、身热苔黄,如现代医学中的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前即以疲乏神倦为先兆。温毒是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时毒疾患,如大头瘟、烂喉痧,始以热毒壅阻气分为主要病机,故发病前亦以骤然疲劳为报标症。伏暑,暑邪伏内、化燥化火、津气暗伤,故亦以疲劳为先驱症,如长夏流行的病毒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均以疲劳乏困为先兆。吴鞠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所谓证本一源,即言三者皆挟湿伤气,故初起皆以疲乏神困为早发症,秋燥,以燥邪伤津耗气为主要病机,故有"上燥治气"之说,初起亦以疲劳为先见症。
      以上足见,温热性疾病由于气阴两伤,故最易出现疲乏,故疲劳对温热性疾病有重要的预报意义。
      此外,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疲劳综合征,多发于中年脑力劳动者,过去以为是劳累所致,现在已证实是由一种病毒引起,而疲劳只是该病的征兆,可供参考。 

    疲劳是肝病信号
      肝为罢极之本,疲劳为肝病最灵敏的反映,对肝病具有独特的预报意义。临床上除肝郁外,现代医学如肝炎、肝硬化、肝肿瘤、肝癌、多囊肝……举凡肝病,皆无不以疲劳为先导症状。因肝主升发,肝主筋,肝为血本,肝病则气血缺少鼓动,故易疲乏,如病毒性肝炎,疲劳即往往为最早先兆,若伴食欲减退、恶心,则更应引起警惕。无论各型肝炎,疲劳皆为最早信号。此外,疲乏还是慢性肝炎复发的报标症。
      《内经》所说的"解亦"实际上就是一种疲劳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尺脉缓涩,谓之解亦",《素问·刺要论》说:"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亦然不去矣?"解亦病是肝肾虚所导致的一种以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劳病,严重时会出现无力危象,主要特征为疲劳、消瘦、筋骨懈怠,尺缓脉涩为肝肾虚之象,肝主筋,肾生髓,肝虚筋失于煦濡,肾亏胻髓不能充,故足解筋涣,该病包括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如《内经》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灵枢·口问》)。亸,音妥。下垂之谓,指全身松垂下堕病证与肝肾密切相关。

    疲劳是郁病信号
      疲乏,是郁病,尤其是气郁、肝郁的先兆症。精神忧郁,七情不畅,六欲不遂,主要以导致气机郁滞最为多见,郁病所致的疲劳其病机不在气虚而在气郁,因非为气血不足,乃气血不能周流,失于布达之故,这一类疲乏,补气无效,只须疏郁导气,则短气乏力自愈。
      此类疲劳,源于脾虚痰郁,或七情气郁,或劳心血郁,多发生于郁证、脏躁、百合病等疾患,其中,郁证由气郁发展为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六郁病机亦由气机郁阻发展为气血化源障碍,导致气血不足。这样由气郁发展为气虚,气虚反过来又加重气郁形成恶性病理循环,故疲劳程度逐渐加重。这类病证也常见于更年期女性,特点为精神不振、气短乏力,善太息,委屈好哭,胁肋不舒,可有七情受伤史,也可无七情致因,包括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尤以忧抑性为突出)癔病,神经衰弱等,亦以明显疲劳先披露于外。

    脾病七情的预兆
      "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在声为歌",故脾的七情先兆为"意-思-歌"异常综合征。临床上思维紊乱,记忆障碍,言语重复或无故而歌,应注意脾病的潜在。如《灵枢·本神》曰:"脾,悉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即是。

    脐色的先兆意义
      脐色泽的改变多提示内脏寒热的变化。
      1. 脐色白:脐色光白无光泽,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临证可见气促心悸、头晕乏力、虚浮食少,唇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常与脐下陷、腹凉并见。 
      2. 脐色赤:脐色红赤,甚至有疮疖,表示心火重,热毒内蕴,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外应于脾,或腑气不通,阳明热毒内蕴、毒溢于脐,可与口渴面赤、舌质红、苔黄干、便结心烦等全身症状并见。 
      3. 脐色黑:脐色黑为肾阳式微,命火败绝的凶讯,亦为暴病将卒的恶非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临症险恶,常与急促息微,神识昏迷等危象并见。 
      4. 脐色黄:脐色发黄,并有油性分泌物渗出,发痒,为湿热蕴积脾胃或肝胆湿热之兆,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肉内生湿热所致。证见身热起伏或无热,脘痞满闷,呕恶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5. 脐色青:脐色发青或青蓝,为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中州,常与腹皮寒冷、拘急板滞并见,常有腹痛隐隐,喜按就温,肠鸣泄泻,四肢欠温、口淡食少、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迟或紧,此外,痛证亦可出现脐色发青。 
      6. 脐色紫:脐色发紫,色泽晦枯,或见瘀斑为内有瘀积之象,腹腔癥积和盆腔肿瘤尤可反应于脐,重者可见脐腹肤肌甲错、干燥如鱼鳞、腹内可触及包块,腹皮拘急拒按,全身可见干夜热,善忘,面色黎黑。

    脐位的先兆意义
      正常,脐位居大腹中央,无外突及下陷,如脐位发生改变,则说明脏腑有虚实之变。
      1, 脐突出:脐位外突为水肿的凶兆,提示严重水肿,脐外突凸又为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临床上如哮病,喘证出现脐突发黑,多为心阳欲绝的预兆。 
      2, 脐内陷:脐凹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及暴吐之后,此外,脐突然内陷还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小儿温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良。 
      3, 脐下移:脐位下移,下落中线,为肾虚中气不足的表现,多兼见腹壁松弛虚软,常提示内脏下垂。证见少气无力,动则息促,头晕眼花,腹部堕胀,脉虚无力,舌淡苔白等中气下陷证,提示胃腑下垂, 肝肾下垂及脱肛、子宫脱出等。 
      4, 脐上移:脐位上移,超越中线,为气逆气滞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郁气滞之象,常以郁怒为诱因,多与胀满呕吐并见,此外,内有癥瘕积聚亦可牵提致脐上移,脐上移的腹壁常呈紧张拘急状,此时应注意脐腹合参。 

    脐温的先兆意义 
      脐温是预报内脏寒温的温度表,脐居于中,故脐与脐周温度的变化更能集中反映内脏的寒温。
      脐温过高:脐当大腹中央,内应脾胃,如脐温过高则可提示大小肠积热,或阳明府实蕴热,或心经积热流于小肠,如同时并见脐部发汗,有小疮疖,则有脐痈之虞。
      脐温过低:脐上冷多预兆心肺阳虚,常并见心悸气短、浮肿无力等症,脐周发凉又提示脾胃虚冷、中州火候,脐下寒为命门火衰,肾阳不足的信号。

  • 上一篇文章: 疾病的预报(下)

  • 下一篇文章: 中医的物理学原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电话:0539-8882161 QQ:662820 地址: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