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诗选:
呈钟离云房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谁能世上挣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离家修道 摔碎葫芦蹈碎琴,飘然拂袖出儒林;太初实相德如玉,元始真如莹若金; 丹焰冲天神莫测,剑峰入地鬼难寻;自从一枕黄粱后,始觉从前枉费心。
留题九峰 金槌灼灼舞天阶,独自骑龙去又来;高卧白云观日窟,闲眠秋月劈天开。 离花片片乾坤产,坎蕊翩翩造化栽。晚醉九峰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皑皑。
又留题九峰 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独携玉律金诀,闲踏青莎碧苔。 古洞眠十九年,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
得火龙真人剑法 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天地山河从此沫,星辰日月任停能。 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成尘。
哭陈先生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巴陵留诗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身居北斗星勺下,剑挂南宫月肩头。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时怎生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乡国归咏 予自金茎谒帝回,首阳乡国暂归来。群迷未知吾家趣,何日重寻阆苑媒。
题凤翔府天庆观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俗
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江湄。钟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题沈老东壁 西邻已福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题全州道士蒋晖壁 醉舞高歌海山上,天瓢承露结金丹。夜深鹤透秋空碧,万里西风一剑寒 。 赠罗浮道士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中乾坤只自由。 数我残棋江月晚,一声长啸海山收。饮余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宿州天庆观 秋景萧条叶乱飞,庭松风里坐移时。云迷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
法真求度 悟心容易熄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
绍兴道会 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 仙乐侑席 曾经天上三千劫,又在人间五百年。腰下剑锋横紫电,炉中丹焰起苍烟。 才骑白鹿过沧海,复跨青牛入洞天。小技等闲聊戏尔,无人知我是身仙。
独上高峰 独上高峰望入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游岳阳过洞庭 朝游北岳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摧却终南第一峰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吕洞宾与永乐宫
道教八仙之一。名巖,字洞賓,自號「純陽子」。唐京兆府(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曾以進士授縣令。他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屋裏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陣陣,一隻白鶴自天而下,非如他母親的帳中就消失。生下呂洞賓果然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呎二吋,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皂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當在襁褓時,馬祖見到就說:「此兒骨相不凡,自市風塵物處。他時遇盧則居,見鍾則扣,留心記取。」後來呂洞賓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法。六十四歲時,游長安,在酒肆遇見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牆壁上題詩,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 ? 」呂洞賓凡心未已,沒有答應。這位雲房先生就是「鍾離權」。到了晚上,鍾離權和呂洞賓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雲房先生獨自為他做飯,這時呂洞賓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了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剛要嘆息,突然夢醒,鍾離權的飯還沒熟,於是鍾離權題詩一首「黃良猶未熟,一夢到華肴。」呂洞賓驚道:「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 ? 」鍾離權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於是呂洞賓下決心和鍾離權學道,並經「十試」的考驗,鍾離權授他道法。呂洞賓有了道術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
呂洞賓被全真教奉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操,王重陽),世稱呂祖、純陽祖師,呂洞賓在八仙中最為出名,有關他的傳說很多。
世传八仙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吕洞宾。风俗调查资料表明,八仙会聚的庙观在国内寥寥无几,其中最著名的西安八仙宫,据当地传说是由善男信女输捐钱物,将原有的吕祖祠扩建而成的(张建新、陈月琴《西安八仙宫》,三秦出版社,1993年5月版);换言之,这主要是因为吕洞宾的关系才有了这座八仙宫。反之,供奉吕洞宾的庙堂,旧时曾遍布全国城乡,相关的庙会活动甚多,尤以夏历四月十四(部分地区是四月十一)的"吕祖诞"最称热闹。道教徒众称他"吕祖神"或"祖洞宾",求其维护教门,引度众徒;一般民众则称他"吕祖大仙",所求者惩恶扬善、消灾降福,或风调雨顺、保护丰收等。说到有关吕洞宾的故事传说、诗文载记,足可车载斗量;而在他的出生时间、乡里籍贯、履历行状等方面又多相互抵牾,疑窦丛集,因而连历史上是否实有吕洞宾其人也成了一个问题。
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他本名绍先,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四月十四日巳时,祖籍是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宾。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五十三岁归宗庐山,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
上述吕洞宾的生平行迹,明徐道编集的《历代神仙通鉴》卷十四中有文字记录;又有两组古物建筑为之提供"实物印证",一是山西芮城西向二十公里的永乐镇,相传是其诞生地。吕羽化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扩充为道观,元初升观为宫,由全真道首领丘处机派遣弟子潘德冲督建,翻造成规模宏伟的永乐宫。其中供奉吕洞宾的纯阳殿上,有描绘其生平事迹的连环壁画五十二幅。1959年,因该地圈为三门峡水库库区,遂由政府将全部建筑和壁画等珍贵文物迁移至今芮城县北的龙泉村。此外,今西安八仙宫所在地,相传是吕洞宾喝酒遇仙的长安酒肆遗址。因此八仙宫山门牌楼左侧竖有"吕洞宾成道碑",碑上隶书"长安酒肆",楷书"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
但在其他记载中,关于吕洞宾的生平分歧甚大。以籍贯论,《集仙传》云:"吕喦字洞滨,一字希云,九江人";《唐诗鼓吹》郝天挺注:"(吕)洞宾名岩,京兆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吕真人《江州望江亭自记》:"吾京川人",同书引《河南府志》:"吕喦字洞宾,本府河中人"。以生年和活动时间论,《列仙全传》卷六说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四月十四日巳时,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两举进士不第,在长安酒肆由钟离权度为仙道;《江州望江亭自记》则谓"唐末三举进士不第,因游江湖间,遇钟离子,受延命之术";《宋史·陈抟传》又记其人在五代时已"百余岁",还几次去陈抟家里拜访。至于其人究竟是何出身,是否中过进士,也有多种讲法。如《唐诗鼓吹》注称吕洞宾曾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及第,还当过两任县令,迄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始举家隐居终南,修真得道,莫测所往;《古今图书集成》引《安庆府志》,则说他是唐玄宗天宝时(742-756)进士,授官江州德化县令,因私行庐山,遇钟离真人点化得道。此外,《武当山志》及《蒿庵闲话》所引《吕仙自叙传》,皆云吕洞宾父姓李,母姓吕,本是唐朝宗室,因武则天欲尽歼李唐子孙,乃从母姓吕,隐居山穴,故改名岩,字洞宾。
综上所述,吕洞宾的出身有唐侍郎吕渭之孙和唐宗室二说;生年有唐贞观、贞元二说,应试有天授、天宝、会昌、咸通四说,籍贯有永乐、京兆、京川、九江四说,履历有不第、登第二说,得道地点有长安、终南、庐山及不能确定之"江湖"四说。又唐人沈既济著《枕中记》,叙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投宿,道士吕翁给他一个枕头,使他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醒来后才发现自己仍躺在吕翁身旁,而店主人在他入睡前蒸上的一锅黄粱米饭还未熟。于是觉悟,随吕翁仙去。明汤显祖曾以此取为戏曲《邯郸记》题材。以这篇传奇的情节和主旨与钟离权点化吕洞宾的传说相对照,后者显然是从前者脱胎而来。但后世也有以此"吕翁"为吕洞宾的,所以今河北邯郸黄粱梦村尚有始建于宋代的吕翁祠,祠中所供也是吕洞宾。清人翟灏曾斥为虚妄,理由是吕洞宾诞生于贞元,岂有盛唐时已度他人的道理?其实一看上面的排列便知还有很多矛盾。比如查吕渭其人,正史有传,河中人,唐德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如吕洞宾果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又怎么可能为天宝进士呢?
正因为矛盾太多,所以自明代中叶以来,学者们对吕洞宾其人其事的争论几乎没有中断过。争论焦点在于:首先是这位"吕仙"是否真实存在,大致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真实存在,但具体到哪一个时代,又分唐代、五代和北宋初年三种意见,其中"唐代"说还分出中唐和晚唐两种说法。所持依据,基本上是南宋学者的笔记诗话。另一派则怀疑是否有过此人,所持依据是唐五代和宋初的载籍中都未见此人的记录。但近年来,有人考证出宋初时已有吕洞宾的事迹在泾川、长安流传(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载《文史》24辑)。还有人认为,因为唐以前和唐人所著的传奇野史中仙道真人多有吕姓的(如前引唐人沈既济《枕中记》里的吕翁),故因某种契机而被集中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吕洞宾的传说,至于这种契机是什么,现在尚难讲清。
由于《全唐诗》中收录有署名吕洞宾的诗词作品近三百首,所以关于吕洞宾其人其事的考辨,不仅与宗教民俗的研究有关,还涉及古典文学遗产的认定与整理,比如哪些是吕喦或吕岩的原作,可保留在《全唐诗》内,哪些是宋、金、元人的托名附会之作,可考虑收入到《全宋诗》、《全金诗》、《全元诗》内;而认定所谓"吕祖"实属子虚乌有、其仙事诗文皆出道士构造的学者,则主张有关诗文可一概归于"道教文学"范畴,至少应从《全唐诗》中剔除。为了从吕洞宾的传说资料上获得印证,近年来又有些学者试图从吕渭传记和吕让的墓志资料中寻绎线索,但所获结论仍属推测,"吕祖"的身世之谜也终究没能解开。
永乐宫
永乐宫在山西省芮城市,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三清殿大型壁画的技巧臻於[化境]。
三清殿又名[无极之殿],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单看外型,这个主殿已很够气派。 一踏进殿内,眼前漆黑一片,原来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着;人必须在进殿后好一会,适应了殿内的微弱的光线后才可以看到壁画。但见三清殿内的西、北、东三壁上,绘满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画面连成一气,表现的是同一个时空。一幅题为《朝元图》的大型壁画,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凝神、在顾盼,形象各具特色。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好像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 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方法,以墨线为骨干,再填以金、朱红、青绿等色,配搭得很和谐,有些部分还用了[沥粉贴金法]增强了质感的对比,令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更加显现。
不寻常的[乔迁]经历
难以想像,现在的永乐宫如此完整的建筑群和精彩的壁画,其实并非坐落的原址上,竟是几十年前才[离乡别井]迁移而来的。 原来,永乐宫有一段[乔迁]的特殊经历呢! 永乐宫的原址的芮城西南的黄河北岸,相传该地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家乡。1959年,那里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正好位於计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它将成为淹没在几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龙宫]。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鲁班]们,仔细研究如何将这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画完好地搬走重建。之后,他们决定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一共锯出了550多块,每一块都划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固地附在墙上的壁画分出来,使之与墙面分离,然后全部划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用汽车、骡车、马车等交通工作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细修饰。 这项曾经被形容为[神仙也不容易办到]的工程,经过了近5年时间终告完成。重建后永乐宫里壁画上的切缝几乎小得难以辨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这群壁画杰作的旷世神韵。
永乐宫正门
壁画上的袍服衣纹,线条优美、刚劲畅顺 文武诸神聚首一堂,场面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