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关于大脑的功能,有两派说法。一派主张大脑皮质分化成许多功能不同的区域,许多常识中的心理功能,例如雄辩、狡诈、智能、嫉妒等等,在大脑皮质上都有固定的区域"负责"。这一派通常给叫做"骨相学"(phrenology),因为主张这套"大脑生理学"的人,相信脑壳可以反映大脑皮质各功能区的发达程度。比如,要是一个人的脑壳,对应"雄辩"区的部位异于常人,就表示此人具有舌灿莲花之功,善于辩论。
骨相学是解剖学家伽尔(Franz Joseph Gall, 1758-1828) 发明的,当年在维也纳流行一时。可是1802年奥国政府宣告骨相学违反基督教义,禁止流传。三年后,伽尔也被迫离开维也纳。高尔到了巴黎后,骨相学也喧腾一时,医学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骨相学的形而上学意涵仍然引起"正义之士"的忧心。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伏卢宏(Flourens, 1794-1867)做了一系列动物实验,认为完全可以否定所谓的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说。可是伏卢宏从未做过人类的临床病理研究,因此仍有一些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支持高尔的理论。 伽尔喜欢研究不同形状的人头:有的长而窄,有的圆而浑,有的前额很阔,有的后脑扁平。他认为,如果脑子各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的话,那么,一个善于的,或精于刺绣的,或技艺高超的人,脑部必有一部分特别发达。而这,应该在头颅上看得出来,因为脑子装在里面。高尔曾因为对脑的局部解剖学做出贡献而在柏林得过奖牌,可他和他的学生最终都走上了歧途,"颅相学"后来被用作判断祸福、诈骗钱财的工具了。
"颅相学"的欺骗性是显而易见的。婴儿如果长期仰睡,后脑壳就会平平的;父母及早注意并改变他的睡姿,又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即使长大后是个平脑壳,也不会影响什么智力。国外有的民族喜欢用木板和布带把婴儿的头捆扎起来,让他长成一个自家特有的头颅形状,以表示和邻居的区别,假如头颅的形状真能决定智和愚的话,那么,木板和布带不是可以随意制造出很多天才吗?
尽管骨相学的荒谬本质早为严肃学者所揭露,但世俗生活似乎并不喜欢真理。那是一个风趣的年代,转世说、动物磁性说、拉瓦特的后继者加尔所进行的骨相术,以及50年来像光学家琢磨光的性质一样深入钻研思想(光与思想几乎是完全类似的东西)的一切人士,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既赞同信奉使徒圣约翰的那些神秘论者,也肯定了建立起精神世界的一切伟大的思想家;而人与上帝的关系,就是在精神世界里表现出来的。所以,骨相就成为了一个人精神的外化证据。
但是,伽尔的强力支持者却是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以及活跃在风月场上的骗子、高利贷者和交际花。在沙龙里以骨相学的名义成为了男人向贵妇们发起私情进攻的绝好手段,而且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现实生活里一些世故的男人喜欢给女人看手相,并借此打开感情的缺口,这些招数大概都是从骨相学的获益者那里学来的。这些骨相学的实践方式,不但违背了伽尔研究的初衷,也使得骨相学进一步显示出诡异的颜色,这大概也是伽尔始料不及的。
那时,骨相学不但成为了沙龙里的主打词,连徘徊在上流社会边缘的平民,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化。在普希金的小说《杜布罗夫斯基》里,就写到仆人们已经对主人的口头禅心领神会:"仆役按地位高低先后有序地分送菜碟,碰到疑难,则按拉法脱的骨相学行事,包管万无一失。"这就使我们发现,骨相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具有亲和力的话题了,即不仅是贵族的私人专利了,它还是一些平民的行动指南。
由骨相而窥视福祸,由骨相而预示未来,在一些作家的笔下,这种潜移默化的风化效果同样是明显的。爱默生曾经说,惠特曼的辞汇是《薄伽梵歌》和《纽约先驱报》奇妙的结合。他过分使用某些词语如丰饶的、圆满的;他闹过大笑话(心里想用种子的,却用了犹太族的)。他创造一些奇怪的字尾;他借用外国文字,特别是法文。他还热爱骨相学的字眼。其表现的结果往往令人忍俊不禁:
他们的相貌新鲜坦诚,他们的骨相丰饶坚决。 在你的灿烂的蒸蒸日上的学者阶层,在你的声嘶力竭的讲演家里面, 在你的信奉圣洁的诗人和广人无边的学者里面。 ……
他以值得怀疑的热情,展示了他的观察以及观察以后的臆想。好像是在说,常人眼睛里看到的骨骼,而在诗人的慧眼里则成为了骨相。这个情况也类似于现在的一些前卫诗人,俗人们看到的只是月亮,他们则看出了月相的意味。可是,事物的本质总是去掉"相"以后的本来形态,因为真理恰恰是"出位去相"的。到20世纪初叶,随着理性主义的兴起,骨相学才逐步从西语里销声匿迹了。 骨相在中国境遇,情况则并不相同。 看相(相貌)不如看骨,一直是古代骨相术的宗旨。 古方术家认为,人体肩、颈以上总称"头部",一切感觉器官,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占人身极重要地位。头部外表的骨骼有以下几种: 颠顶骨:位置在头部最高处。前面部分称为"囟骨",小儿初生未合拢时叫"囟门",中间叫"顶心"。顶心左右有棱处称为"山角骨",俗名"头角骨"。 额骨:两眉以上、发际以下,总称"额骨"。两眉上面左右发际,称为"额角"。 鬓骨:又名颞颥骨,在两太阳内,左右相同。 鼻梁骨:在两目中间。上部为"鼻梁",又名"山根"。梁下称"鼻柱",是两鼻孔的分界骨。鼻之末端,名为"准头"。 目眶骨:又名睛明骨,由额骨、颧骨等骨所组成。 颧骨:面部两旁高起之骨,左右相同。 曲颊骨:即上牙床骨,左右相同,如环形状。其后正当耳孔内者,称为"玉梁"。 颊车骨:即下牙床骨,俗称下巴骨。两端岐出如钩,纳入曲颊骨,构成"颊车骱"。 枕骨:又名后山骨,在头面后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 颈骨:亦称项颈骨,位于肩骨上际,俗名"天柱骨",共七节,上起颅骨底端,下至大椎骨,第一节名"蒙筋骨"第二节名"主动骨",第三节名"连环骨",第四节名"玉柱骨",第五节名"托柱骨",第六节名"神柱骨",第七节名"项樽骨"。 我们在古典文学当中,可以见到大量的实例,而美术则是率先垂范。比如我们熟悉的罗汉像,均是光头僧形,大致的具体形像并无确切经典根据,多由古代艺术家的创作发挥。十六罗汉出现较早,最有名的是五代画家贯休所画的十六罗汉像,他将罗汉的形像表现得骨相奇特,胡貌梵相,姿态各异,曲尽其志,成为传世名作。这就是说,骨相与当事人的天资禀赋以及修炼的得道情况形成了无法分割的有机体,是一种精神化的呈现。 在这些貌似严密的分类法当中,骨相师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含义,企图以此涵盖不同人生或遭际。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听起来就有些像单口相声。比如:九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项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真人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桂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拔而起; 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骨相师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骨相的注视再进一层,记录下了很多对其颜色的感悟,实际上起到了对某些骨相的修正和弥补作用。比如,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俗话说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而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这些精华与糟粕掺杂的传统民间文化,在缺乏实证科学的漫长岁月中,一直成为品人观相的一大指标。其实,即使在当今,骨相学尽管已被褪去了神光,但很多人知人鉴事,却无形中受其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