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氏序
方面著姓在一州一郡内称大,但到了全国范围内,就有个再分高低的问题了,这便是姓氏的顺序之道。比如南北朝时,魏孝文帝搞鲜卑汉化,让鲜卑人全改成汉姓,定十姓为一等,排列顺序是:元(皇帝姓)、长孙(皇族姓),而后依次为穆、陆、贺、刘、楼、于、嵇、尉;而汉人原有姓氏中,则定范阳卢姓、清河崔姓、荥阳郑姓、太原王姓为最高门。其次,博陵崔姓、陇西李姓、赵郡李姓等,也排列较前。到了唐初时,姓氏顺序又有变化,上等诸氏中,分成三级,皇帝的陇西李姓排在第一级,外戚之姓排在第二级,崔、卢、郑、王四姓五家(崔姓分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排在第三级。这以后,其它诸姓分列中等和下等,等内又有级别之分。 唐以后,动用行政手段来编排姓氏的事不再看见了,不过,这种以等第为序的观念残余,仍然存在。比如人们熟知的《百家姓》,出自宋初某钱塘老儒,故皇帝的赵姓便排在首位,其次便是当时仍在江浙称王的吴越王钱椒之姓,而后之孙、李两姓,俱是外戚之姓。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于每个姓氏旁边,还列有郡望,很可能反映了宋代以后门第排列的观念,对于了解有关这些姓氏发祥迁徙和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很有帮助。到了明代和清代,又先后有《皇明千家姓》、《御制百家姓》等书问世,前者以皇帝的朱姓为首,后者以孔姓为首,而雍正时南昌寒儒熊峻运的《姓氏笺释》,则以年号"雍正"之"雍"为首。这都说明,在划分等级的封建社会里,以尊卑定氏序的观念残余,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甚至到了号称"共和"的民国,当袁世凯想当皇帝而攀附袁崇焕为祖宗时,"于是袁崇焕祀典题目,弥漫京师,各部会衔,奏请尊祀崇焕"(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卷2)。倘"洪宪"得久,恐姓氏编排又要以袁氏为首了。 用所属人口数量多少来编排姓序,相对于很多姓氏笔画相同以及有些姓氏简写繁写分属两源(如丘与邱、云与罢等)等情况而言,的确有昭穆俨然的好处。但是诸姓统属计量,会因地域、时间等条件不同,形成变数。比如过去在福建一带,?quot;陈、林牛天下"之说,现在海外华侨中,陈、林二姓也很多,福建有"侨乡"之称,显然与之有极大关系。不过跳出福建省界,从全国来讲的话,陈、林二姓又远不够"半天下"局面了。反过来,盘、兰、雷、锤四个姓氏,所属成员都不能算较多,但是在聚居于福建、浙江等省份的20多万畲族同胞中,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这四个姓氏。还有生活在广西北部的毛南族人,据说80%以上,都姓谭。相传谭姓祖先原是居住在湖南常德府武陵县的汉人,约在明初辗转到桂北,与当地毛南人联姻,此后便成为毛南人了。这是以地域论。倘以时间论,变化也多。比如旧时?quot;张王李赵遍地刘(流)"的说法,形容这五个姓氏属员之多,且以张排第一称最,以至《吉尼斯世界大全》的记录也称张姓是世界第一大姓,统属数量少说也有一亿,超过许多国家的总人口数。 不过,仅以李、王、张三姓所属人口占汉族人的22.4%而言,亦够再登吉尼斯了。这意味着全国约有2.5亿人只用这三个姓氏。此外,赵与刘的顺序也有变化,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刘氏排到了第四位,而赵氏则名列第七。这个研究成果还提供一个信息称,包括李、王、张在内,约占汉族人口55.6%的中国人,统共使用19个姓氏,即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刊、胡、朱、高、林、何、郭、马。
取名之道(1) 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就人伦而言,则是父子兄弟,"大苏"、"小苏"的大名,是"老苏"所命。为这取名事,"老苏"还特地写过一篇《名二子说》。他在文中说"轼",车前横木之谓,作凭靠了嘹望用,论重要性,自然不比车轮、车辐、车身,但缺少它,就不是一辆完整好看的车子。以"轼"为名,就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不要成为只能作"外饰"好看的东西,要当个有用的人。"辙",车轮子在地上碾过的痕迹,久之即成车道。论车之功劳,自然不会联系到辙,然而发生了车仆马毙的祸事时,同样不会牵连到辙。以"辙"为名,就是希望儿子将来既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不会惹祸。瞧,长辈对后嗣期望之切、考虑之详,全融进了这两个看似普通的字中。古人在取名格式和斟酌字义上的谨慎与重视程度,由此可见-斑。
两周时代的中国人,已经在取名方法上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左传·桓公六年》记鲁桓公的嫡长子出生后,曾问名于大夫申繻。申繻绣以为取名有五法六忌。五法是:1.信法,按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取名;2.义法,以祥瑞取名;3.象法,以身体某部位象自然界某物取名;4.假法,借万物之名取名;5.类法,以和其父相类相关的事取名。六忌是:1.不可用本国国名;2.不可用本国职官名;3.不可用本国山川名;4.不可用某种疾病名;5.不可用牲畜名;6.不可用礼器和货币名。 申繻之"五法六忌",作为比较系统的"取名之道",自然是代表了当时鲁国学人对姓名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六忌"之说,直接与周人事神诚惶诚恐的社会思潮相关,惟恐"以国(取名)则废名,以官(取名)则废职,以山川 (取名)则废主,以畜牲(取名)则废祀,以器币 (取名)则废礼"(《左传·桓公六年》)。但是中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实践中的取名之道,作为一种历史的具体的文化现象,则远远不止这"五法",更不尽为"六忌"所限。仅以最常见的取名方法论,就有以下24项之多: 1、 纪时法。即根据出生的年份、季节、月令、日期、时辰取名。 2、 纪地法。即根据出生的地方取名。 3、 纪事法。即根据出发时所发生或遇上的事情起名。 4、 纪德法。即根据出生时曾给本身或父母恩德之人的姓名取名。 5、 纪人法。即根据出生时有意无意之踩生(泛指婴儿出生后第一个进其家门的外人)者姓氏取名。 6、 应梦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母亲或父亲所梦事象取名。 7、 应筮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占卜结果起名。 8、 应兆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后某些兆象起名。 9、 应念法。即根据婴儿出生时长辈的感想意念取名。 10、 应象法。即根据婴儿出生时的相貌、体形等某些生理特征取名。 11、 表德法。即通过取名表达对某种道德情操向往和实践的意愿。 12、 仰贤法。即通过取名显示对先哲前贤的仰慕。 13、 言志法。即通过取名抒发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14、 托寄法。即通过取名寄托长辈对婴儿的种种期望,或承继祖荫,家业昌盛,有李隆基、田承嗣、杨继业等名;或弭祸消灾,长命百岁,有霍去病、甘延寿、毛延寿、辛弃疾等名;或封妻荫子,耀祖光宗,有史达祖、汤显祖、刘效祖、郑光祖等名 15、 用典法。即从诗文词章成语典故中摘字取意而起名。 16、 连姓法。即将姓氏与名连成一个现成词汇。 17、 命理法,即依所谓生克理论等取名。 18、 顺序法,即以出生顺序为名,如阮小二、阮小五之类。 19、 体重法,即以新生儿体重斤两为名,如九斤老太之类。 20、 物名法,即申绍所谓假法,假借万物之称为名,天地山川、矿植动物、珍宝器用,无不可假。 21、 加减法,即姓氏笔画作加减后为名,如《镜花缘》中王主、卫玉、王三、王丰、玉五、王壬、王毛、王金八兄弟。 22、 叠字法,即两字相叠成名,如关盼盼、李师师、苏小小类;亦有直接与姓字重叠为名的。 23、 镶边法,即用相同部首偏旁之字为同辈家族或家庭成员起名,是谱系起名格式的一种补充或替代。 24、 生肖法,即以婴儿出生年之生肖起名。 此外,辛亥革命以后,又有译音法(即以外国语词汇的汉语译音为名)、合姓法(即以父母姓氏合并为姓名)等相继行世。
取名之道(2) 纷繁的取名方式,造成了中国姓名文化的绚丽多彩。虽然中国一姓一时一地的同名现象也不少,但与许多国家如"汤姆"、"乔治"、"亚当"、"玛丽"、"安娜"等名以数十万计来比较,仍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现象,自可引为中国姓名文化的独具特色。惟眼花缭乱之际,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有若干轨迹(或称准则等),为绝大多数人取名时所遵循,虽然不载经典,不入法律,但确实是一种文化和习俗的传承使然,形成了社会的潜意识。它们也是取名之道的一个部分,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识:
一、趋时尚 综观几千年中国取名史,断代之时尚性特征是如此强烈。自商汤的六世祖上报甲开始,历代商王均以十干取名,如成汤名大乙,以后有太丁、仲壬、太甲、太庚、太戊、仲丁等等,因兵败而自焚的商朝末代统治者纣王,名辛,所以又称帝辛。换了今天,谁要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为下-代取名,很可能被人讥为浅陋平庸。然而当时无论是安排农事生产或进行巫筮活动都离不开天干地支,在权贵者看来,这却是最好的称谓。到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根源于蒙昧时代的原始泛神观念还顽固地残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渔猎技术和畜牧经济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因此,人们又特别爱用动物的称谓来取名,著名的便有董狐、竖貂、阳虎、乐羊、触龙、西门豹、项燕等多人。 两晋南北朝时,吏治黑暗,世风颓败,士人名流,竞慕虚玄,虚词、梵语、道化词取名,又成一时风气。如"之乎者也"的"之",最称时髦,涌现过一大批?quot;之"为名的出名人物,如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到彦之、沈庆之、昌义之、陈庆之、颜延之等。它则"昙"、"智"、"净"、"僧"、"玄"、"灵"等,不一而足。又北朝人则多以神将取名,曰"夜叉",曰"罗刹",曰"金刚",曰"力士",赵(区瓦)北(翼)著《廿二史札记》,为此辟有专篇。 唐宋时文苑勃兴,风气流畅开放,远过于昔,取名方式和格例众多,但也并非没有若干时代特点可寻。如"文"、"德"、"忠"、"信"等彰德之字,"老"、"叟"、"翁"、"父"(甫)等倚年之词,大量人名。 有元-代,"汉人多作蒙古名"(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0),当是强调民族界别的统治政策使然。迄明清时,仕途益窄而科举益盛,士人都往一条八股捷径上抢跑道,乃有"魁"、"奎"、"元"、"第"、"恩"、"光"、"禄"、"士"等字大量人名。鸦片战争以后,阶段性的取名趋时风尚,给人之印象愈为强烈。如"胡汉民"、"于右任"、"戴天仇"等人名中,透射出民族意识的勃兴;而"建国"、"同庆"、"解放"等名的大量出现,则记载了新中国诞生的时代巨变。至如文革中之"卫东"、"红卫"、"向东"、"要武",或大跃进年代之"卫星"、"超英"、"跃进"等,皆一时潮流,不胜枚举。
二、避忌讳 取名避讳的道理,早在春秋时,已由申(纟需)提出过,而后《礼记·曲礼上》又加上一条不以日月命名。从现有文献材料来看,两周时以天、日月、星辰等为人名的情况,当真罕见。由此反过来证明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往往占有社会思潮的主导地位,纵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的取名之道,也难脱其窠臼。 取名审忌的目的,除却怕犯讳而惹出政治上或伦理上的麻烦外,还在于企求名能传世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谬误,所以在约定俗成中,取名之忌又远不止申蠕所归纳的这六条;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变化,社会文化氛围更易,名忌的内容也在发生嬗替。 相对稳定的名忌还是有: ①忌冷僻。熟字入名容易发生雷同,但专择僻字入名,也为多数人不取。 ②忌恶字。诸如斩、亡、杀、袒、裸、刑、绞、夭、丧等, 自秦汉以来,皆为名忌,为人所不取。 ③忌谐音,包括因谐音易发生歧义的字。 ④忌狂诞。换句话说,仰慕先哲前贤而在取名时有所显示,是可以的,但如与圣贤同姓,取名则切忌狂诞,比方说姓孔姓孟而名丘名轲便属此类,不取祸便贻笑。 ⑤忌歧义。特指因字有多义性或出处涉及到特定的上下文,易招致谬解。
三、重形式 所谓重形式,是指在讲究寓意性,即依各种取名方法择字的前提下,又兼重形式,以雅致、响亮、形体美观为首选,所谓义、音、声、形皆美是也。这种特色,是汉字文化的音韵与造型的艺术性所提供的。
四、辨性别 尽管所谓"男人女名,女人男名"的现象时有所见,但大多事出有因(本书以后章节将有论及)。从总体上看,中国姓名文化具有男性起名多选表现阳刚之美的字,而女性起名多选表现阴柔之美的字的特征,使人望名而辨性。惟近世风俗嬗替,发式衣冠渐成男女莫辨,"现代男士"几与"奶油"攀结,"新潮女性"或与娴静脱钩,在男人惊呼"阴盛阳衰",在女人哀叹"上哪寻找男子汉",而取名之道中的性别之辨,亦有淡化的趋势。
五、省字格 一般说来,汉名多为一字或二字格,联上单姓和复姓全称,则成二字格、三字格或四字格,如魏徵、房玄龄、尉迟敬德。这两种基本格式,由汉字的一字便是一个音节(往往又是一个词或一个词根)的特点所决定,又因其或姓氏连缀,形成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整体,从而提供了一种简洁、流畅而又富有韵味的审美感受。这也是中国姓名文化的特色之一,曾激起国际汉学界的普遍称赞。 | |
|
名、字、号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叔梁纥,他是孔子的父亲。他不姓叔,上小姓叔梁,而是姓孔名纥字叔梁。把字放在名之前,略去姓氏,是当时一种称呼法。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孟明视,据後世考证,是白里奚之子,名视,字盂明,与叔梁纥的称呼法相同。这种称法虽然少见,怛古人有名、有字却是普遍情形。
命名、取字的礼法,在周代开始。人名,最初只是符号标记。《说文解了》的解释十分有趣:夜晚相见,石不清对方,需要说出自己的形体或其他标记,让同一部落的人知道。这种符号,代表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往往需要固定,例如住在轩辕山的部落首领就称轩辕氏(後世尊称为黄帝),可能还代表著所在部落联盟。当时无所谓姓、名,後世把它看作人名或族 号都无不可。
每人各有自己的名,是人际交往增多的农业经济发展下形成的。夏商两代,命名方法比较质朴,还不另取字。从周代开始,初生之子就由其父(或祖)给他命名,男子二十岁称冠年,进入成年阶段,其父(祖)给他取字。古书上多次提及,君(君王)、亲(父祖等尊亲)、师可以称呼其名,比较疏远的长辈,所有的平辈,尤其是朋辈,多称其字,表示敬重。
古人命名当然喜欢美名,但历史记载中却有丑名、恶名,例如 :魏黑卵、鲁子恶、卫侯毁、卫侯恶、褫公丑、卫司马狗、晋黑臀、公孙丑等。为何会出现这个有趣的情况?原因大概有下列三种:古人命名为丑,表示谦虚;也有是记述者因其人无德,故意改这个名字;多数是小名(乳名),晋国的黑臀应即是例子,汉代司马相如小名犬子,唐代程知节小名咬金,俱在正史内记载。直到近代人们还用猫、狗、兔之类的字作小名,寓有希望自己的孩子容易长大之意。
古人命名取字,常求名、字互相配合,意义相应。春秋时郑国公子去疾字良,去疾恶即表示可得良善。孔门弟子樊须字子迟,须、迟均有等待的含义。颜回字渊,渊、回二字意义相同。三国时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马超字孟起,法正字孝直,张辽字文远,操与德,亮与明,超与起,正与直,辽与远,都同义。孔、孝、文只是添加的饰词,盂表示排行居长,古人以孟(伯)、仲、叔、季作为兄弟长幼之序。以上均是取义相同的例子,但有按用义相反来拼合的。楚公子黑肱、郑公子黑都以子皙为字,是肤白的意思;孔门弟子端木赐字子贡,下奉上曰贡,上予下曰赐;卜商字子夏,夏、商为相替的两个朝代,用义亦相背;唐代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均为相反意义,加一「之」字是用作调谐。战国时百里视字孟明,因视而明,南齐萧鉴字宣彻,因镜鉴而明彻,均连类而及;周瑜字公瑾,瑜、瑾都是美玉,「怀瑾握瑜」相连。取义相应也是古人命名用字常见的情形。怛不相应的名、字也有。至于两晋、南北朝有取字与用名相同的,如晋司马德宗字德宗,孔安国字安国,南朝王僧儒字僧儒,刘孝绰字孝绰,师觉授字觉授;唐代仍然存这种取名字方法,如郭子仪字子仪,张巡字巡,孟浩然字浩然,田绪字绪,但这不过是某一时代的某一好尚,并不多见。
名、字不是自取,号、别号则由己意,也有是别人所赠。别号在唐代己多,至宋更成为一代风尚。号,通常是一人一号,多则称为别号,怛也不尽然;号一般用两字,别号则多用三字以上,但因别号与号有时难作区别,所以三字以上的号看起来也不少。例如杜甫自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却又似别号;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省称青莲、东坡,便成二字之号。起号与起别号可各随己意,五花八门。同一人的别号也可能有变有增,有的别号还移作室名,有时又会反过来以室名为别号。
元代不许平民取名,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元未张士诚兄弟名叫九四、九五、九六,就是出生时父母年龄的合计数字。用数目字作为人的代称,不论是父母合年还是用「阿大阿二」之类的排行,都不过是个简单的符号。这种现象,直到近代仍然存有。鲁迅小说《社戏》里有六一公公,《风波》里有九斤、八斤、七斤、六斤,前者是父母合年,後面几个是出生体重。
加冠称字 人于本名以外还要有表字的规矩,也是传统中国姓名文化的一个特色,这在世界范围内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说它是制是礼是俗,都未尝不可,因其亦是"周公制礼"的一部分,和古代社会成员的成年礼俗结合为一体。所?quot;加冠称字",具体一点讲,名在人生三月便取定,而字则要等进入成年后才取,由成年礼上制定宣布后使用。因此,成年礼也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命名礼,或叫称字礼,意义十分重大。 依周公制礼,成年礼因男女区别有不同称谓,男曰"冠礼",又叫"加冠",行礼的过程比命名礼更为庄重、繁琐。简单地说,就是男子到了20岁时,要在宗庙所行仪式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即"冠"),然后再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给取一个表字。女子的成年礼曰"笄礼",又叫"加笄",也是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两周时女子"加笄"礼一般在15岁时举行,所以人们每?quot;及笄之年"代指女子从14到16岁这个年龄阶段;而用"弱冠之年"代指男子接近20岁时。两汉以后,加冠称字的年龄段有提前趋势,多半在15-16岁时举行,加笄礼则赶在结婚前行之。女子是否在加笄时便称字?难以一概而论。 汉晋以后,男子称字范围不断扩大是历史趋势,直到民国时,几乎所有成名人物都有表字。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至今还有两次取名的习俗,第一次在出生后,第二次在订婚或结婚时,也是成年标志,其意义与古代行冠礼、笄礼相同;反倒是汉族文化圈内;加冠称字已成昔日黄花。 表字称"表",又有和本名互相表里的意思,所以《白虎通·姓名》曾有"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的讲法。要体现表字与本名之间的这种联系,就要求按远较取名取号严谨得多的格式拟意选字。其最常见的方式有下列8种。 1、 义式: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平和原是同义。 2、 近义式:如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瑜和瑾都是美玉,是近义字。 3、 互补式:包括偏正、修饰、联想等各种关系。 4、 反义式:如曾点,字皙,点为"小黑",皙为"色白",正相反;又如朱熹,字元晦,熹明晦暗,正相反。 5、 拆名式:如刘侗,字同人,系拆"侗"而成;又如林佶,字吉人,系拆"佶"而成。 6、 加字式: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 7、 用典式:即名与字同出一典,如赵云,字子龙,典出《易经》"云从龙";如钱谦益,字受之,典出《尚书》"谦受益";又如《新唐书》中有人姓元,名亨,字利贞,典出《周易》"元亨利贞"。 8、 嵌行式,即拟意时采用上述各式外,又在表字中嵌入显示行第的字; 此外,女性的表字除类同上述诸式外,又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表字中带进娘家的姓氏,如班昭为曹世叔妻,而字惠班;荀采为阴瑜妻,而字女荀。一是表字和本名没有什么关系,如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 历史上,以表字著称于世而本名反鲜为人知的现象很普遍。比如屈原,知道他名称"平"者不多;又如蔡文姬,知道她本名称"琰"者更少;大诗人陶潜的本名,也远不及其表字"渊明"更广为人知。近世风气,很多人干脆是以字代名行世的,如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的张弼士,本名振勋;语言学家刘半农,本名"复";金融家钱新之,本名永铭,等等。
避讳杂谈 避讳起源于西周,春秋时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以及《礼记》中追加的"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讲究,便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即常人取名,应避开那些已经为国君和法定继承者使用的名字。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比如周厉王?quot;胡",周僖王又名"胡齐";周穆王名"满",周襄王时,王室中又有名"满"的。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无以复加,儒学在封建上层建筑领域中逐渐占有统治优势,避讳制度也日臻完备。五花八门的讳禁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于是避讳之道自然而然地发达起来,成为所有人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 讳有"国讳"、"家讳"、"圣贤讳"、"宪讳"等具体区分。 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比如秦始皇?quot;政",秦朝时月份名称中,"正月"改为"端月";又秦始皇的爸爸名"子楚",故秦朝时凡称"楚"(地名)时,一律改称"荆"。又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唐初时"虎"字成讳,不许说,不许写,以前溺器叫"虎子",这时连乡野老妪亦懂得避讳,一律叫"马子"。今人所谓"马桶"或"抽水马桶",就是避讳成果之一。有些皇帝出身草莽,连祖父的名字都弄不清楚,遑论七世,这就方便了臣民。但也有重新替爷爷、太爷爷、老祖宗取名的,也成"国讳",是谓"天晓得"。 这还不算。偏偏中国人的姓名又极复杂,包括名、字、号成一整体,而皇帝的具体特称,还有谥号、庙号、陵号、年号等等,在许多朝代里,这些名字的别样表现形式,也都算"国讳"。清朝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作《字贯》一书,被检纠犯了康熙和雍正的庙号之讳,遂酿成大狱,王锡侯本人砍脑壳不算,还连带杀了不少被认为与此事有牵连的人。宋朝的"国讳"尤厉害,皇帝的七世祖先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宋人洪迈谈到此事说:"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遂有五十字。"《百家姓》是宋代出现的启蒙读物,其实这五十个字远比《百家姓》重要。否则,哪怕识字再多、学问再好,一旦做文章时用了这五十个字,甚至与之音近、形似的字,这一辈子就做不成官了。 国讳的适用性太普遍,不少字都是常用字,给政事外交、社会生活都带来许多麻烦,于是有些帝王便注意用冷僻少用的字给后代取名,甚而也有自己改名的。 家讳,就是父母祖先(有时还包括所有长辈)的名字,作为小辈,应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绝对回避。国讳体现尊君,家讳则表示敬祖。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就是避母亲名讳。但是比这更稀奇古怪的事多着呢。比如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他家讳。刘温叟因父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因"乐"、"岳"同音,犯其家讳,甚至也从不去三山五"岳"游玩。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因"进士"之"进"与"晋"同音,也犯家讳。照这样看来,诗礼之家最忌用与"饭"、"食"、"水"、"菜"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则后代连吃饭饮水都成问题了。 避家讳是家族亲属内部的事,但与之打交道的人,也得出于礼貌避讳,就像当时封建统治者在与其它政权(如两宋时宋、辽、金、夏相互之间)交往时,得互相避他姓国讳-样。 当然,家讳不像国讳那样受到法律保护,有权势者对于无权势者的家讳,也可毫无顾忌。 在历代古籍中,应避讳字的书写方法有: 1、改字法,即对成讳之字不用,另择它字代替。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汉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乃改作("惊蛰",沿用迄今。 2、空字法,即对成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直写"讳"宇。 3、缺笔法.即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如林黛玉逢"敏"字必减笔画一样 | |
|
闲话乳名 乳名,亦叫奶名、小名或小字,特指婴儿初生时家长所取的非正式的名字。《宋史·选举志三·宗学》载称:"(咸淳)九年,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益知乳名相对"训名"即正式之名而言,而在依礼法于新生儿满三月后方行命名礼的人家,这个乳名很可能是才出生或出生不久就给取的,所以有"初生则用乳名给据"的说法。 明确见于史料记载的取乳名史,从秦汉时开始。如汉高后吕雉的乳名曰"娥(女句)",汉武帝的外祖母乳名曰"臧儿"。在此之前,《左传》上也出现有"黑背"、"卫孺"、"乞"这类丑名,从后人取乳名的一些特征来揣度,这些都有可能是人世后沿用不改的乳名,但缺乏明文记载,也不便遽下定论。 乳名的取用格式,最常见的大致有以下4种: ①以排行为名:如南朝齐武陵王萧晔,是齐高帝萧道成的第五个儿子,乳名叫"阿五";梁元帝萧绎排行第七,乳名叫"七符"。它如小二、老三、四龙、五郎、九妹、幺弟等,尽属这一类。 ②在特定的字前加一个通行字而成乳名。如三国两晋南北朝间,缀有"阿"字的乳名极多,曹操曰"阿瞒",刘禅曰"阿斗",王曰"阿童",王临之曰"阿林",王蕴曰"阿兴",王恬曰"阿螭",刘敬宣曰"阿寿",等等。 ③在特定的宇后加一个通行宇成乳名。仍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例,以连带"奴"与"儿"字的乳名为多。如臧霸曰"寇奴",吴敦曰"黯奴",石崇曰"齐奴",冉闵曰"棘奴",陈叔宝曰"黄奴"。 ④叠字成乳名,如小小、盼盼、奴奴、莺莺等。 乳名的拟制缘由,不像本名那样复杂,但也有若干规律可寻。有些如申蠕所?quot;信"法,突出上天征兆,像萧赜的"龙儿",据《南齐书·武帝本纪》称:"生于建康青溪宅,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故字上焉。"不过这很可能是她们为及早确立这小孩子的皇位继承人身份而编造的故事。有些直露地标示着长辈的钟爱,如汉武帝陈皇后的乳名唤"阿娇",桓玄的乳名唤"灵宝'。还有些乳名,记载着小儿襁褓中的经历,如谢灵运出生旬日,便被送到杜冶家哺养,至15岁方归本籍,故乳名"客儿"。 绝大多数的乳名都具有越鄙俗越好的特点,上起天潢贵胄、王孙公子,下至引车卖浆、贩夫走卒,莫不如此,由此构成中国姓名文化中乳名类的一个共同特色。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辈对小儿钟爱怜惜之至,惟恐不得顺利健康地成长,遂有意标示卑贱,用逆反方式掩饰亲昵热忱的感隋。这种现象,迄今仍保留在许多长辈对后代的通称中,?quot;小鬼头"、"小臭人"、"丑八怪"、"小棺材"、"小妖怪"等等。而当标示卑贱之义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乳名制取时,便呈现出许多闻之有趣的现象来。 一是人用畜名。如司马相如乳名白"犬子",袁宠乳名曰"虎",桓嗣乳名曰"豹",王愉乳名曰"驹"。 二是男人女名。这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在作祟,视女性与牲畜同为贱物,于是偏给爷们取个娘们名儿。 三是女人男名。还是重男轻女的意识体现:生了姑娘,还指望生小子,便在姑娘的小名上作文章,即如近?quot;招弟"、"引弟"、"领弟"、"来弟"等男性化乳名,偏多用于闺女。 乳名之思义,是吃奶时用的称呼,故一般都不随担当者人世,而只在父母尊长或兄姐及总角之交的口中保留,表示亲昵如旧。 宋元以后,礼网愈密,晚辈乱呼尊长乳名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乳名的隐讳性益加增强。 | |
|
华夏姓氏文化研究会 :热线电话:0373-2189381 2189383(传真)
电子邮件:zhqmf@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