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炳云)您想亲眼见见民间称为“太岁”、《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肉灵芝”吗?这种奇特的生物体昨天起在北京大观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展出。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杜战盟在渭河边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浮柴时捞了一个“不明生物体”,后经西北大学生物系组织国内的十三位专家教授研究,作出结论,该生物体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目前这个“神秘肉团”还在不断生长,已从刚捞出时的23.5公斤长到75公斤,引起了国内外生物界的极大兴趣。
鱼肚里发现“不明生物” 市民请专家释疑
扬子晚报
昨晚,南京紫竹林的姚仪宁先生在剖鱼时,发现鱼肚里有罕见的“不明生物”,于是给本报“新闻110”打来电话。
记者随即来到姚先生家。据他说,这条重约0.4公斤重的大鲫鱼是他2日在安怀村农贸市场买来养在家里的,刚才剖鱼时,见其肚子挺大,以为鱼子多,谁知扒出的竟是一团乳白色的东西,他先以为那是鱼油,不料那“鱼油”居然蠕动起来,变成了两条像带子一样扁平的“长虫”。记者在现场量了一下,那两条“长虫”长的89厘米,短的75厘米,宽度差不多都是一厘米左右,体表分布许多细密的横纹。其头部时而伸出,像毛线针一样尖细,时而缩回,和身体一样扁平。长的那条“虫”在剖鱼时被切断,但断面看不见血液和内脏,且两段都能蠕动。多年来一直偏爱吃鱼的姚先生从未遇到过这种东西,他想请专家释疑。(少怀 幼明)
不明生物是日本刺沙蚕 专家称对人畜无害
解放日报
本报讯(王倩)继本报3月7日报道横沙岛发现不明水游生物之后,浦东新区东沟镇镇东村也发现了类似生物。专家经鉴定后认为,该生物是日本刺沙蚕,对人畜无害。
笔者早晨8时多在镇东村旁的小河内看到,水里到处都是这种像蜈蚣又像蚯蚓的动物,多为红色、绿色,身体扁平,大的有20多厘米长,一指多宽,体侧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脚,在水中呈蛇游状。随着阳光越来越强烈,它们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以至消失于视野中。据村民反映,这种游虫已经出现了一个月左右,每到夜晚就会大量游到水面上,数量成千上万,但天一亮就会逐渐消失。
笔者将这种游虫带到上海昆虫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请教了有关专家。经过鉴定,专家认为这种生物是日本刺沙蚕,属于环节动物门中的多毛纲沙蚕科,据文献记载,多分布于淡水江河的下游,以藻类和植物碎屑为食,对人畜及农作物无害。对于春季大量出现在水面的情况,专家认为可能是一种“群浮”和“婚舞”现象,就是刺沙蚕在生殖期由水底浮到水面进行集中求偶活动,一般持续一周左右。至于此次持续一月有余,可能是受环境和激素的影响。
笔者从镇东村所属的自来水站了解到,镇东村用水是从地下200多米处抽取的深层地下水,严格按规定进行过滤消毒,不会受到水游生物的污染。
专家澄清“水怪”传闻:不存在不明水生物体 |
|
楚天都市报 |
|
本报洪湖5月22日电(记者张欧亚)尽管村民们描述发现“水怪”情景时形象生动,言之凿凿,但水生物专家仍持坚决的否定态度。
事实是,有关水生物专家甚至在接受关于这方面的采访时兴趣不大。他们认为,双潭村龙潭绝不可能存在不明水生物体。专家们证实,1989年4月,湖北省水生物研究所在接到当地村民发现“水怪”的报告后,据当地有关部门的要求,曾组织专家前往现场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过实地考察,排除了龙潭存在水怪的可能。《湖北日报》当时曾就此作过专版报道。
龙口镇双潭村龙潭,在洪湖市城区以东30多公里处,距长江直线距离约2000米,距著名的洪湖在三四十公里以上。龙潭虽属远古的云梦泽地区,但现今既不通江,也不连湖,其水面面积也仅有150多亩。湖北省水生物研究所有关人员,在谈及有多名村民再次目击“水怪”一事时说,从其约600年的历史和紧邻村舍的地理位置看,绝不可能存在不明水生物体。
但为何当地村民一而再,再而三的称他们发现了“水怪”,专家们认为,不排除“目击者”在头晕、眼花,并在潜意识中听到龙潭“水怪”的传闻下,产生的主观臆断。专家们说,水潭中漂浮的树、饮水的水牛都可能引起目击者错误的判断。
但村民们坚信他们发现的不是“水牛”等常见生物,并准备组织人员下水探个究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