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会员云淡风清于2008/5/23 0:12:16发表评论说:  四川大地震被成功预报但没有预防的原因
        
    2008-05-15 09:06:5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d067001009ls1.html [查看原文]
    请看下列凤凰卫视采访中国地震科学家黄相宁、耿庆国的视频:

    http://itv.ifeng.com/vip/play.aspx?id=2ffd50ce-f853-4edc-a318-2e0e1137d08e

       

    (来源:李世煇 博客)


    在5月12日四川地震之后,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李世辉当天夜晚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地震预报专家欲哭无泪:今天的强震有人预报”,引起广泛关注。

                                专家预报四川地震密件送当局
        李世辉在文章中表示,“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
        耿庆国是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审。
        据李世辉披露,耿庆国曾于2006年根据旱震关系,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
    作出这一预测的中国"非主流地震科学家"有耿庆国、汪成民、任振球、王迪兴、李世辉等。


      地震专家受排斥: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地震科学家是“骗子”,不能预报地震的地震科学家是“主流科学家”-----黄相宁
        李世辉表示,“明明是国宝,却受到当权的主流地震科学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费坚持搞科研。可惜这位退休的地震科学家的话,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李世辉还介绍,1972年耿庆国曾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
        “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1966年4月27日,周总理在中南海专门请李四光和翁文波来谈话,说我请你们来是要你们做地震预报,这是我给你们的任务。周总理给了李四光和翁文波地震预测的任务。他们二人一直到临终前都在努力工作。李四光先生搞的是地质力学和地应力,他有自己的一套主张和搞法,翁文波院士搞的是信息预测,例如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翁文波的信息预测研究取得了很多预测成果,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成果。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强,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死亡15621人,为中国1949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鱼惊,墙缝喷水,骡马伤人。
        时任地质部物探研究所北京管庄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技术台长的耿庆国先生当天上午抵达通海极震区后,即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传达总理凌晨作出的重要指示,周总理指示:"密切注视,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周总理问耿庆国先生:"耿庆国同志,你刚才讲,你们现在用10余种方法手段进行观测,到底有哪10余种手段,要一个一个地说给我听。"
        耿庆国先生和其它同志一一做了具体汇报:测震、地形变、地倾斜、地应力、地磁、形变电阻率、地电......
        周总理说:"你们说有10余种方法,才说9种,动物为什么没有提到,是不是不重要?地震前动物是否有反应?动物观测不能取消。动物某一种器官比人灵敏,动物要研究。蚂蚁虽小,下雨天就知道要搬家。各种动物有各种反应,有的迟钝,有的不迟钝;不仅动物要研究,植物也要研究。......气象与地震有没有关系?天体的因素都要考虑。中国县志上也讲了一些现象,有些是有道理的,别国可能没有那么长的记载。"
        此后,耿庆国先生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取得遥遥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前数日,耿庆国等先生就预测到了,并立即给主管华北震情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打电话。 "26日那天,国家地震局来了15个人,梅世蓉没到。国家局的同志听取了整整一天的汇报后,传达了梅世蓉的意见。"耿庆国回忆说,当时梅世蓉的意见是:"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区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
        就这样,唐山大地震在已经预测到的情况下,没有通知唐山人民,以至死亡24万之众。地震后,耿庆国、张闵厚等先生抱头痛哭。他们测出来了,却报不出来。
        耿庆国先生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主流科学家"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 返回文章内容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