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会员齐鲁周易网于2005/12/9 1:32:24发表评论说:  新闻晨报记者调查“科技冤案”背后的事实
        
    多心 发表于 2005-11-4 8:54:00  
    新闻晨报记者调查“科技冤案”背后的事实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28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寻访“科学打假冤案”当事人

      晨报记者 郭翔鹤 北京报道 实习生 张源

      晨报昨日刊登《“反伪斗士”打假被指造冤》一文(A10版),报道了原国家计委副司长“严科学”严谷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振海等多位科学家对“反伪斗士[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何祚庥、方舟子等“科技打假”行为的质疑,以及“反伪斗士”对相关事件的回应。

      “三大冤案”究竟能否成立?“反伪斗士”们的种种打假理由能否得到证实?晨报记者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深入追访。 

      国际权威期刊已收录蒋专著

      尽管“反伪斗士”一再指责蒋春暄没有在权威杂志发表过论文,但在2004年3月出版的美国数学学会主办的《数学评论》中,蒋春暄的名字和他的著作《桑蒂利ISO数论基础———应用于新密码、费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一位(MR2004c:11001)。在它后面有好几本著名数论书,其中中国的王元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排在“数论”类第187位(MR2004c:11187)。《数学评论》列出蒋著作五章目录,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倾向性评判,只是用排位表示了对他的重视。

      虽然狂热支持蒋春暄的桑蒂利(RuggeroMariaSantilli)被方舟子评价为非主流科学家,但记者从美国基础研究所获悉,在物理领域,他是曾在SCI(国际最权威的科技论文数据库)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的一流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曾因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在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他创立的ISO数论,目前在国际数学界是十分前沿的理论。桑蒂利主编的《代数群几何》杂志不是SCI刊物,但却是美国数学学会承认的刊物,也被中国多家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等作为专业学术杂志收藏,其编辑大多来自世界知名大学数学系。据媒体报道,1997年8月24日至30日,桑蒂利教授曾被邀请访问中科院数学所介绍他创立的ISO数学。

      许多科研机构未置可否

      “人们问我为什么能用几页纸就证明费马大定理?因为我用的是全新的数学工具ISO,这种工具大大简化了证明过程,也让一些不严谨论文的纰漏一目了然。威尔斯说他证明费马大定理,我不认同,用我的方法,马上能证明他的论文是错误的!我不但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还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等3大难题,世界5大数学难题已经被我解决了4个!”听蒋春暄讲话,感觉他非常狂,这印证了网上的一种说法:“他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多么精明伶俐的人,可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傻瓜,简直就是陈景润的翻版。但是,只要提到数学,他就会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其实,也就是这样执著的人,他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蒋春暄说:“被‘反伪斗士’打假后,国内的科研机构有些躲我。”晨报记者看到了一封负责科技工作的副部级领导写给蒋的信,信中说:“我曾委托有关学术单位的相关领域学者进行判断,未得到支持性结论。我也曾请基金会和个别有数论研究的高校帮助,但被婉拒。”不过令蒋春暄高兴的是,目前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数学系已经答应看看他的论文。

      专家组验证实验获得成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理学权威专家向晨报记者透露:“徐业林的发明将可能给中国带来第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这个发明,会为21世纪的人类找到新的能源出路。‘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可无偏二极管已经存在了,那它怎么可能还是‘永动机’呢?”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永动机”的基本原理是制造能量,与“无偏二极管”的原理有本质的区别。

      2005年2月,12位专家组成了联合验证组,亲自动手制作无偏二极管,获得圆满成功。随着实验不断完善,电流不断地增大,现在已经可以用一个灵敏的温度计测量出无偏二极管工作时周边温度的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无偏二极管工作时它的温度明显降低,无偏二极管是将空气中的热能通过巧妙的方式转化为电能,这和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类似,都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据知情人透露,该项目已经被有关部门列为一项重要国家计划的组成部分。

      项目上报发改委,将造免充电电池

      1999年,徐业林向国际PCT专利合作组织申报了国际专利。同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在专家论证会上无偏二极管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发明由1999年申报开始由PCT国际专利局组织审查,之后各个国家独立审查,历时4年之久。2004年,项目陆续获得俄罗斯、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据透露,无偏二极管已经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赞同和认可,国家已经正式通过产业化渠道开始初级产品项目申报。

      作为西部电子工业中心,四川绵阳市有关部门近日在官方网站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全文如下:“7月28日,四川省发改委将我市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无偏二极管发电芯片集成块’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请求将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试点工程’立项,并申请项目专项拨款3000万元(该项目已获得中、俄、英、美四国发明专利,其实验室样品有望发展成可在手机上长期使用而不需充电的电池产品,前景广阔)。”

      科学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现有科学可能无法解释,必须靠实践检验。

      “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信”

      提起上世纪70年代初那段中国科技发展的“早春时节”,严谷良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国家的科研秩序尚未完全恢复,经济刚刚复苏,支持一个重大项目风险很大。对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当时国家计委的物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我们顶住各方面压力,给他们提供化肥,送他们去海南实验。建立研究中心,国家一共投了800万元,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就是汉字激光照排,计委也给投了200万元。”

      严谷良同时说:“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信。现在有一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难道就是‘伪科学’吗?科学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现有科学可能无法解释,必须要靠实践检验,当初的杂交水稻和激光照排也面临过前无古人的局面。‘反伪斗士’坐在沙发上翻翻故纸堆、查查互联网,就草率定性为‘伪科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问题是,人们往往迷信权威,权威说是错的,一个项目就会被延迟,甚至流产,这已经成了阻碍科技自主创新的严重问题!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必须扫清私人胡乱‘打假’的障碍!”

      对于某些“反伪斗士”动辄靠SCI论文数据库论文数量定性一个人是否权威的做法,严谷良说:“这是很无知的行为。虽然SCI是国际权威论文数据库,但目前国内科技界的通行看法是,该数据库是宏观考察标准,对评价一个地区和一个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个人的微观评价,同行评议方才客观。此外,中国科学界也认识到,出于文化和语言差异,中国的一些优秀论文不被SCI收录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迷信SCI,一度在学术界造成了只重论文、不重实践成果的不良风气。要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必须先苦练内功,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SCI是努力的目标,但一旦变成枷锁,也就失去了建立它的本意了!” 
     

     
     


  • 会员云淡风清于2005/12/8 16:35:06发表评论说:  伍绍祖谈人体科学的十六个观点
        "伍绍祖谈人体科学的十六个观点"
    第一,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真是假,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要判断人体特异功能的真伪,就要做严密的科学实验。
    第二,原则不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事实才是出发点。不能用符合哪一个原理而去否定某一个事实,而应对事实进行认真的审定。
    第三,科学不仅要解释已知的,更要探索未知的。科学对于未知的东西更要敏感,这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一些新发现的现象,不要麻木不仁,固守陈见。
    第四,不能说发现了一些人借表演“特异功能”骗人,就推断所有的特异功能人都骗人。
    第五,不能说失败了一次就永远不可能了,否则606就造不出来了。
    第六,人品,政治态度和科学成就,本领是有联系的两件事情,要善于分析、区别开来。有一些人的品德不好,就要批评教育他们,如果他触犯法律,就依法惩处,但若确实有功能或本领,也要承认它,研究它。这是两回事,不同领域的事要用不同的办法处理,要区别开。
    第七,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要失去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
    第八,表演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表演只能给人以某些启示,不能用看表演就否定什么,也不能用表演就肯定什么。
    第九,辩论的道德问题,大家可以辩论,但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要诬蔑、污辱人格。
    第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要摆权威、学者的架子,越摆架子就越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第十一,人体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活人,他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他的心理状态、感情、利益,所以难度非常大。钱学森同志讲:“人体科学是科学领域里的珠穆朗玛峰“。
    第十二,科学问题一定要用“双百方针”,搞争鸣要在学术刊物上、专业刊物上,而不要在社会报刊上大造舆论,这对于国家、对于科学都没有好处。用群众公决和社会舆论是政治领域的事,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办法。
    第十三,科学的失误和失败,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要随便予以否定,或者说它是伪科学,要吸取苏联的沉痛教训,苏联的李森科批判摩尔根的基因学说,正式命名它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最后证明他自己搞的是伪科学。
    第十四,假的特异功能、假的气功确实存在,所以我们搞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鉴别他们,揭露他们。对违法乱纪的,我们要支持执法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绝不能让这些人败坏科学的名声,干扰人体科学的健康发展。
    第十五,一门学问究竟是真是假要由科学家用科学实验来鉴别,不能由政治家决定。有没有外气的事,不要政治家去说,要科学家去说,这是技术层次的事。科学家要用科学的语言在科学的园地去说,而不要用政治语言在政治、社会刊物上去说。
    第十六,对从事人体科学研究的人员和对象,要尊重,要为科研创造条件。只要不违法乱纪,对他们的错误、缺点,要善意地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而不要随意点名批评。

    (摘自伍绍祖为《天惑--特异功能与气功探秘》一书写的序言)


  • 会员齐鲁周易网于2005/12/5 22:49:27发表评论说:  水变油”:中国往死里打,美国启发新革命
        水变油”:中国往死里打,美国启发新革命。
        ----“反伪斗士”们葬送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历史机遇。
        直言了,2005·11·10。
        
        
        
      十来年前,几乎同时,中国美国都出现了“水变油”的尝试名堂,就是把通过某种手段混合水油的东西当燃料。那尝试,跟老早前人们在肩膀安上鸟翅膀就想飞一样,是十分幼稚的,却蕴藏着新知识探索和新科技思想。在中国呢,不用咱罗嗦,那个尝试名堂已经成了“伪科学”和“骗局”的典型,谁再尝试那名堂,就难免被戴个“伪科学”帽子游街,蒙受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遭遇。在美国呢,但却启发引导出了一场能源科技革命,使美国又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这个对比,充分说明了“反伪斗士”们就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一大障碍,他们发挥的是破坏作用。
        
        
        
        (一)先看美国发生了啥事情。据美国《纽约时报》和《盐湖报》等不少媒体报道,十几年前,美国一些能源公司的实验室拿出了所谓“一半水,一半油”的燃料;有的私人实验室甚至做出了“水变油”的发动机样机,搞起了运输工具和发电等等各种新尝试的试验。当时,许多人、特别是搞传统能源的科技人员,都不信那东西,说:燃料是碳基为主的,而水那东西没有碳,怎么燃烧?那些新尝试的成功率很低、大部分干脆就是彻底失败,于是,更有人说,那些试验名堂不符合科技常识、搞的都是些“骗局”。
        
        然而,美国能源部却另眼看待。他们要那些实验室提供具体完整的试验过程报告和实验分析,不管试验成败如何。1996年前后,在克林顿当局的积极支持下,美国能源部责成国家实验室组成特别小组,专门分析研究那些企业和私人实验室搞的“水变油”尝试。分析研究了三年左右,1999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氢能时代”的能源技术革命的战略设想:大力推动氢基能源材料研究,争取氢能尽早由补充角色开始、逐步取代碳基能源材料和成为主要能源。
        
        有关官员解释说:那些企业和私人的的新尝试,为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战略转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发,那就是从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转变。这是科技革命,也是能源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爆炸,这场能源技术革命就不可避免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以来,氢能探索一直没找到门路,而民众的新尝试,尽管有许多失败,终于为我们打开了进入“氢能时代”能源技术革命的大门。概括来说,那扇大门的基本概念就是“能源与水”,既能满足能源需要、又能满足环保需要。
        
        布什总统上台后,“氢能时代”技术革命的设想成为政策现实:美国能源部把发展氢能作为21世纪能源技术革命的优先发展项目之一;2005年,仅为氢能基础研究的年度拨款就是9500万美元(约每年人民币7.7亿元)。能源部官员说:氢能技术揭开了能源革命的新一页,它的基本概念和图景都跟20世纪及以前的能源概念和图景有很大不同。氢能源技术已经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使用起来如何更经济更实惠的问题。上个月,纽约时报报道,使用氢基能源材料的汽车样机已经有了框架,哪种更符合市场需要,还在探索中。能源部发表的公告说,美国已经在北京设立了能源合作代表处;代表处将跟中国东道主合作,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向全球展出“氢能时代”正在到来的图景和美国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实效进展。
        
        
        (二)再看看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跟美国同时,中国一些人也搞起了水油混合的尝试。看到这,那些“反伪斗士”们操起“伪科学”棍子予以猛烈打击。譬如,所谓“科普”研究员郭正谊,发文说那是“骗局”:“水能变成油吗?只要有中学的科学常识都可以回答:不可能。因为水是氢和氧组成的,而油则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学成份完全不同。水能燃烧吗?不能。因为水和二氧化碳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后的终极产物,所以水和二氧化碳才成为最好的灭火物质。”
        
        当时,有些科学家和政府官员看到了新能源的可能,表示支持各种尝试。自主创新发展眼见着有可能了,何祚庥院士便蹦了出来,他看“科普”不能有效停止创新尝试,便以院士名义挥起了政治化的“伪科学”大棍子,说那些尝试都是“伪科学”。何祚庥觉得他打棍子的成效不大,就动用他的政治关系,以权越法干预、通过行政手段强迫报刊媒体对那些尝试发动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舆论围剿。于是乎,尝试者被扣上了“伪科学”大帽子,新能源尝试成了“伪科学”的政治典型案例。那以后,不但新能源在科技学术探索方面不可能,而且,由于“伪科学”已极端政治化了,在政治上也成了敌对方面。
        
        如此一来,所有新尝试都完全终止了。结果呢?尝试新能源、特别是开启氢能技术开发的大门被紧紧关死了,本来是中国可以跟美国并驾齐驱的科技发展,而现在,中国至少落后了10多年,更不要说,许多知识产权已经落入他人之手、中国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进入竞争状态。那损失图景是啥呢?看看汽车工业吧。
        
        
        汽车工业主要有三个科技方面:动力机械,材料,能源。面对老牌工业的作业方式极其坚固和市场极其稳定的局面,突破哪个方面才能使中国获得自主创新主动地位?日本和韩国不是能源生产国,而是能源消耗国。当时,他们不具备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只好把努力放在动力机械和材料方面。可结果呢,他们最终还是没掌握主动,他们的市场战略最终还不是以技术取胜、而还是以劳力成本低和销售价格低而取胜,日韩汽车工业还是美国汽车工业的追随者。为啥呢?那就是因为现有汽车工业的框架是建立在石油能源方式的基础上的,您不获得能源方式的突破和主动,在动力机械和材料方面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呢?既是能源消耗国,也是能源生产国,完全具备在能源方面突破来带动整个汽车工业获得自主创新的主动局面的条件。在民众出现水油混合试验等新能源尝试的时候,如果中国当时也跟美国一样,科技部门和政府部门对民众科技探索的尝试予以积极关注、分析研究他们的做法过程和成败结果,那么,跟美国一样,中国打开“氢能时代”的大门是水到渠成的。那样一来,至少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不但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也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所需要的动力机械和材料工业打下了能源方式的基础。
        
        
        可眼下的现实是啥呢?在汽车工业三个科技方面,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工业失去了自主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龙永图说,今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可能还是个“加工制造厂”。这话被抨击得厉害,说他是“洋奴”和“买办”。哪个中国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在支柱产业上能有主动权?可现实是没那些科技知识产权,您怎么可能实现从“加工制造”向“发明设计”的转变?产业发展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的,不是建立在乱打“伪科学”棍子的政绩上的。龙永图的说法令人感到悲哀,却是忠实地反映了“反伪斗士”们乱打棍子给中国汽车工业造成的坐失历史机遇的残酷现实。
        
        
        (三)“同是春光明媚时,桃花含笑柳发愁”。一样是人和做一样的事,结果却是两个命运。几乎同时发生的“水变油”的幼稚尝试,在两个国家引导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在美国,那个尝试为能源技术革命新时代打开了大门,使美国再夺世界领先地位。而在中国,对那种尝试是往死里打,不把新尝试打死、誓不罢休;尝试中的任何一点点微小失败,都可能成为“反伪斗士”们挥舞“伪科学”大棒把自主创新打死在胚胎里的巨大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说,前半年左右,有位企业家又开始了“水变油”的尝试,他首先面临的事情,不是科技探索,而是在政治上如何避免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而一些单位和政府部门面对他的尝试申请,个个都表现出回避的态度,免得自己也被扣上“伪科学”帽子。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中国有多大可能实现自主创新?中国汽车工业的遭遇已经给出了回答:不可能;就是历史机遇来了,也会丧失得一干二净。说“反伪斗士”们发挥着国际上企图把中国自主创新掐死在摇篮里的人所难以发挥的破坏作用,一点儿也不过分啊。#
        
        附议:“反伪斗士”们的知识水平极端落伍。
        例子太多了。仅看跟本文有关的吧。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说:“水能变成油吗?只要有中学的科学常识都可以回答:不可能。因为水是氢和氧组成的,而油则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学成份完全不同。水能燃烧吗?不能。因为水和二氧化碳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后的终极产物,所以水和二氧化碳才成为最好的灭火物质。”这也是何祚庥等人挥舞“伪科学”棍子扼杀新能源尝试的理由。
        
        
        
        如果是几十年前,那说法也许可以部分成立。然而,后来、特别1970年代以后,所谓“燃料”和“非燃料”、“导体”和“非导体”等界限,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了,他们的说法根本就是错的了。就他们说的“碳”来说吧。以前说法,碳属于“非导体”元素。可是,在特定结构下,碳本身就是很好的导体,譬如,科学家们发现发明的“BUCKYBALL”结构,碳的导电性能比铜要好得多。尽管碳基材料仍然是许多“绝缘材料”的主要成分,可碳本身的“导体”和“非导体”的属性界定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了。同样,水的“可燃性”与否的界定,也由于氢能技术的出现而变得模糊了。
        
        
        
        自主创新需要面向新知识。而“反伪斗士”们的知识呢,是极端落伍的,许多根本就是错的,他们自己本身许多东西就是“伪科学”。他们不是面向新知识,而是以“反伪”作借口、竭尽全力摧毁新知识的探索。以他们的“反伪”来对待中国科技发展自主创新,那还能有个好?为实现自主创新,在法律上严格管制“反伪斗士”们乱打“伪科学”棍子和侵犯公民权的行为,在科技学术上揭露他们极端落后和他们自己就是“作伪”的真相,不但是必需的、而且是必要的。
        
        
      
     

    作者:呜呜10 回复日期:2005-12-5 22:28:16    
      司马南对一切现在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总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本身就背离了科学的探索精神. 楼上的朋友说得好.现代化最大问题就是“唯科学论”。我们走入了一个“唯一化”的社会,因为这太容易,不用费力思考。
     
     


  • 会员齐鲁周易网于2005/12/5 2:43:45发表评论说:  证实与证伪
        <BR> 原文: 当一种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能够正确地解释和预测客观事实时,它就是科学;当客观现实的发展超出了它的解释范围时,它被证伪了,就需要有新的理论假说来代替它。因此,科学发展的模式是:问题——假设——证伪——新的问题……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理论在科学观上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不是绝对的,科学理论不仅具有实证性的品格,同时也具有否证性的品格。科学只有通过不断清除假设中的错误才能前进。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只能在不断的更新中呈现自身的真理性 。<BR> 
     
     
     
     
     
     
    “四大恶人”与“反伪斗士” 
      在反对伪科学的历次战斗中,于光远、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4位专家曾被“那些对手”称为“四大恶人”。[评论] 
     [于光远]:“四大恶人”之首,伪科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何祚庥]:自称一只“叮在马尾上的苍蝇”
     [郭正谊]:面相、手相无法决定命运,星座只是一种新式迷信
     [司马南]: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方舟子]:自诩“揭穿皇帝新装的那个孩子”  
     “反伪斗士”的新对手 
      九位来自科技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联名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科学探索不需要也不可有“科学警察”》的文章。[全文] 
     [宋振海]: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我们多次请‘反伪斗士’来讲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们从来没来过。”[全文]
     [陈建民]:“绝食”老中医
     正准备材料,欲“将少数污蔑我的‘反伪斗士’告上法庭” 
     
    网友:坚决支持打假勇士 
      有理论依据、有实验证据,为什么不敢去争辩 
      一个科学家,一个据说那么有前途的研究领域带头人,在被人打假后竟然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反驳”!还有人为他鸣不平,更是可笑!如果你有理论依据、有实验证据,为什么不敢或没机会来争辩、申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和一项真正的科学技术是不怕别人批评指正的。如今的中国人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了?[评论]  
      不要借着死人的鬼魂为伪科学摇旗呐喊 
      我觉得张的死与其他人没有直接关系,不要借着死人的鬼魂为伪科学摇旗呐喊!而且,不要把这件事和诺奖联系起来。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把张颖清定位为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奖人物,这说明这件事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呼吁国务院立即介入调查![评论] 
      中国的打假不是过了,是远远不够 
      中国人受的骗还不够吗,看看过去的“神医”、“大师”,还有现在广告泛滥的“神药”、“专家”,中国的打假不是过了,是远远不够,而且要从个人行为上升到国家行为,那怕有些矫枉过正也可以理解!!!别总拿科学说事,拿老外说事,多向袁隆平学习,为百姓做点实事,总以科学的名义到处骗钱,良心过得去吗!!![评论] 
     网友:新生事物,应该允许它发展 
      打击伪科学的同时,连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太不像话了。[评论] 
     
      80-90年代测谎仪和生物节律理论被认定为伪科学,现在测谎仪已被引进公安系统,成为刑侦辅助手段。不要轻易扣伪科学的帽子。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都没完全证实,你能说他是错的吗,遇到新生事物,应该允许它发展。[评论] 
    打假能力遭质疑 
      警惕反伪科学运动扩大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缺乏一种宽容精神,我们习惯于一言堂,我们养成了惟权威马首是瞻的文化惰性。[全文] 
      “反伪斗士”打假阻碍科技创新 
      “由于打假权利缺乏监督,已经造成了‘科技冤案’…一次‘打假失误’往往杀伤力很大”[全文][评论] 
      反对“科学警察”干涉科学研究 
      “以何祚庥、方舟子为代表的一群人,用的是陈旧的科普知识,把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的相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全文][评论] 
     

  • 返回文章内容页